第213章 方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这个三国时代,煤炭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可是中山郡这个地方是有煤炭储存的,事实上,虽然煤炭没有大规模使用,可是人们已经发现了这种东西的用处,并在秦烈的建议下,开始广泛的应用。



有了煤炭的参与,炼铁的效率就大大增强了,产出的的兵器也渐渐多了起来。



再有一件事情就是,以往的炼铁技术达不到那么高的要求,所以这时候,秦烈带来了“灌钢法”。



战争的需要,在战争中先进的武器总是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就促进冶铸业的发展,如勾践为了灭吴,就很注意铸造兵器,并不惜重资聘请冶铸业高手。



又如三国时的刘备用的剑就是72炼的,后来又用百炼的,百炼成钢嘛。但这样炼毕竟麻烦,不能大规模适应战争,于是就有了后来更为简洁的灌钢法。



“灌钢法”就是将生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由于生铁的熔点低,易于溶化,待生铁溶化后,它便“灌”入熟铁中,使熟铁增碳而得到钢。这种方法比生产炒钢容易掌握。也使钢铁技术较为完善,成为南北朝以后风行全国的主要方法。



灌钢法的主要过程是先锻炼出生铁,然后将黏稠状态的生铁浇灌在熟铁板上,经过若干次的锻炼加工,古代的钢铁需求量非常大,除了制造农业机械、兵器外,达官贵人们也都要配一柄上等好剑,这是身份的象征。



魏文帝曹丕喜欢击剑,他曾经下令魏国的冶工部门,精选上等好铁,“精而炼之”,打造了一柄好剑,供曹丕击剑使用。



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冶铁事业也遭到严重破坏。铁非常缺乏,以致出现了砍棺取钉,用木制刑具代替铁制刑具的情况。



曹操占据河北地区后,开始恢复冶铁事业,设置官营冶铸机构,任王修为司金中郎将,韩暨为监冶谒者,主管冶炼事宜。在河南渑池曾发视大批窖藏铁器,有些就是曹魏时期的。韩暨注意采用新技术,用水排水力鼓风炉冶铁,比用马排可多得三倍利益。



鼓风器是冶铸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冶铸工业史上,最初用的鼓风器,是一种皮囊,后来改用木扇,最后改为近代所用的风箱。



它由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创制,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鼓风器是冶铸的重要工具。



它所用的原动力,最初是人力,即人排,后来采用畜力,即马排,东汉初年开始用水力,即水排。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



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后汉书·杜诗传》记载说:杜诗“造作水排,……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力鼓风的发明,是冶铁技术的一次革命。它不但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冶炼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炉缸,增加容积,对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