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铁神桩 第10章 少侠震惊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相比那些动则数千米的高峰,赤阳山不算高,放置剑碑的位置尤其不高。

  此时,晚霞已黯淡无光,圆月挂在天际,星辰稀稀落落,是一个游览夜景的好时光。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一条三人宽窄,开凿得较为粗糙的台阶。

  台阶沿着山脚曲曲弯弯通向山腰。或许是天色已晚的缘故,不断有人下山离开,像杜冷秋这样的上山的人极少。

  沿着台阶,上行一百一十米,山路左侧便出现了一条岔路。岔路狭窄,仅容两人并行。一侧邻岩壁,一侧为空旷悬崖,颇为险峻。前行两百米左右,豁然开朗,可以看到一处空旷的平台。

  平台两面是悬崖,峭壁直立。站在悬崖处,和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凭空多了两分愉悦。

  出乎杜冷秋意料,平台上的人并不多,仅有两个。其中一人竟还是熟人,就是那个独自一骑的苗族女子。可惜至今,杜冷秋也不知她姓名,否则,倒是可以打个招呼。ii

  另一人是个紫衣青年,玉带束腰,身材颀长,颇有几分气势。

  听到动静,那青年转身望来,见杜冷秋少年白发,十分稀奇,紫衣青年不由得多瞅了两眼,但很快发觉杜冷秋脚步虚浮,没有丝毫修炼的痕迹,随即移开了目光。

  赤红色的地面上,五块的剑碑错落分布,其中四块色泽黝黑,耸立如剑。这是黑曜石,坚硬之极,即便是先天高手也难以破坏。历经百年风雨,如今也未损分毫。

  “这就是凤凰剑经了。”

  传说中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溟之上。以这个名字命名的剑术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杜冷秋走近一些,发现四块剑碑下宽上窄,高而薄,仿佛一口竖立的长剑。碑身正面是酒杯大小的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排列。文字下方还有一些小小的卡通人物在舞剑。虽是寥寥几笔,却极其传神。ii

  碑文被一分为二,上侧为心法,下侧为剑术。心法并没有名字,嗯,起码碑文上并没有刻出来。倒是后来人为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凤舞九天。

  “泉曲之鬼,千袄混形。内外冥合,不相闻见。散香虚庭,侧视通灵……”杜冷秋一目十行的扫过心法,忍不住吐槽,“我难道是个文盲?这是歧视我书读的少啊!”

  虽然看不懂,杜冷秋仍旧一字一句的将它读完。

  读完了心法,杜冷秋自然而然的将目光移向了剑碑的下侧,那里就是轩辕凰剑败群雄,继而轰传天下的凤凰剑经了。

  “经”,是一个很庄重的词汇,在古代不会轻易使用。

  佛教经典万千,但能够贯一个“经”字的,无不是从天竺翻译而来。中土西域的和尚千千万万,传教近两千年,著作也称得上汗牛充栋,但能够被加上一个“经”字的,仅有一本《六祖坛经》,由此可见这个字的分量。ii

  哪怕在虚构的武侠小说中,被作者贯以“经”字的秘籍,也必然是最顶尖的秘籍。比如《射雕》中的九阴,《倚天》中的九阳,无不如此。

  而凤凰剑经被此方世界的英雄豪杰奉若神明,也必然是高屋建瓴,非同凡响。

  杜冷秋做完了心理建设,方才凝神静气的看了下去。出乎意料之外,杜冷秋每读一句话,都像是似曾相识,与天都赠送的剑道理论相互印证,瞬间便有所领悟,给人的感觉就是熏熏然,如因醇酒。

  四块剑碑,杜冷秋一个个的观摩,每一块碑文上都做了大量的修改,但仍旧没有脱离剑法的窠臼,杜冷秋花了三个小时,便毕尽全功。

  杜冷秋心情激荡,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只有看完整个凤凰剑经,才能明白凭什么轩辕凰将剑术公布,仍旧破而后立,再称教近两千年,著作也称得上汗牛充栋,但能够被加上一个“经”字的,仅有一本《六祖坛经》,由此可见这个字的分量。ii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