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礼部新气象(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于浅从没想到各个部队里面的礼部成员十分有热情,上来就询问各种事情。对于礼部会议,作为参与者的于浅还能根据报告讲述。面对部队谈论起各种现实问题,于浅只能根据部队需求召开会议。

  这会一开,于浅当即发现问题所在。作为霍崇最年幼的弟子,于浅从来觉得自己与老师和师姐师兄们相差太多。

  不过学习好坏经常是比较出来的,所谓瘸子里面挑将军,大概就是这样。华夏军各个阶层的军官们明显处于‘模仿阶段’,与霍崇所说的‘学习阶段’相差甚远。至于能够对所掌握的军事知识进行解构,明显超出这些军人的能力之外。

  于浅也不敢乱说话,只能根据自己所见,赶紧写了一份报告给礼部与兵部委员会。请求加大部队内的教育问题。

  既然是负责教育的于浅写来的报告,有牵扯教育问题,倒也没人觉得意外。本就该是于浅做的事情。

  当下礼部就这么几千号人,组织处的龚宇对于礼部人员资料翻看过多遍,左想右想也不觉得能找出什么合格的人。既然礼部自己没人,就只能从礼部外面找。公文就发到了礼部浙江总支部这里。江浙总督高庞看完之后,当即向浙江发文,询问公务员对屋里面有没有人愿意到部队里面进行文化教育。

  公文一出,本以为先上来的是报告。不成想以前的书院先生联合了其他几个书院一起跑来,表示愿意向部队提供教师。

  那些黑胡子,白胡子,花白胡子的家伙,不少都带着瓜皮帽,以把他们的辫子藏到瓜皮帽里。听着这么一群人竟然要为部队进行文化教育,高庞用力拍了几下大腿,才确定自己不是身在梦中。

  华夏军的战争对象之一就是满清,这帮人留着辫子,竟然敢请求去华夏军讲课。这胆子也有些大的吓人。就在高庞惊讶之时,这边的书院先生们兴冲冲说道:“若是朝廷肯用我们,便是剪了辫子也无妨。”

  高庞用力咬了咬嘴唇,‘滚’字才没有脱口而出。便是如此,高庞还是让秘书送客。这都什么时代了,读书人还这般样子。说起来,在满清年间,也没见这帮人如此嚣张哈。

  书院先生们走了之后,高庞不仅开始想着这帮书院的事情。最近江浙又兴起了考公务员的风潮。那些读书人家对此极为热衷。这下,各路书院立刻自动转型,提供对标准题库的培训,以及相关的研究。

  高庞听说过这些事的时候已经觉得事情十分搞笑,看到书院的先生们还没剪辫子,更觉得自己眼界实在是太小。以高庞所见,霍崇的理念在各个书院眼中无疑是‘异端邪说’。然而时代变了,这些书院不仅开始靠教授异端邪说的标准题库来维持书院。更要研究这些异端邪说,以拿出更被异端邪说认同的异端邪说来。

  这边高庞左思右想,就召集了教育厅开会。教育部听到高庞要强化教育,当即愁眉苦脸的表示,教育部这边已经用尽了力气,完全没有别的办法了。老师本就不好找,能找到的都派出去了。单纯完成内部培训就已经捉襟见肘,哪里有人手派到外面去。

  这话听的高庞很无语,教育厅说的都是实话,当前华夏朝廷扩张看着不快,却也真的不慢。尤其是很多部门在山东的时候也没有建设出什么不得了的成效,只能说这些部门存在而已。指望这些部门能够完成预期效果,真的是难为他们了。

  讨论几次都没得出要领,教育厅里面的礼部成员偷偷找到高庞,“高支部长,何不给陛下写信求助?”

  “陛下……会不会生气?咱们弄成这样,着实没用。”高庞哀叹道。他作为状元公,也是不肯轻易露出不自信,尤其当下局面乃是高庞很有自信的教育。

  “支部长,咱们能做好么?”这位教育厅里面的礼部成员也很无奈的问。

  高庞很想表示,能!可左思右想,还是表示,“……若是能熬过这一段,有了更多教师……应该可以吧。”

  “我也觉得熬过去就行。然而怎么熬过去,全然没办法。按照礼部章程,如果事情解决不了,赶紧上报。请求礼部协助解决。”教育部的礼部成员建议道。

  高庞听到这里,也想起了的确有这么一条。不过再想想,章程里面也有要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的部分。这就觉得很不乐意向徐州求助。毕竟么,江浙也是文人荟萃的地方。说江浙缺先生,的确十分令人无语。

  最后高庞还是下了决心,给徐州送求助请求。找不出立竿见影的办法固然是原因效,只能说这些部门存在而已。指望这些部门能够完成预期效果,真的是难为他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