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这是啥(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话说到这个地步康熙和老十四都不想杀霍崇,雍正就知道自己没办法再通过这件事去弄死霍崇

  之后霍崇虽然靠着这身官皮和他的经营能力成了当地大户,却又成了纳税大户更是从未营运过当官想弄死霍崇就更不容易

  雍正登基之后内有政敌,外有西北叛乱这么多欠国库钱的官员还没收拾完,一个按时纳税的地方大户根本就轮不到考虑

  心中叹口气,雍正觉得霍崇这狗贼大概就能自此安然度过富贵的一生吧

  杀心暂时消退,雍正甚至不想再提霍崇,就问起地方上的事情

  董知县其实是极不想提起霍崇这厮的分毫,只是谈到地方经营,就真的避不开霍崇便是如此,董知县也不提及霍崇的名字,就把牟平这穷地方百姓的生活讲给雍正听

  雍正最初听得神色还好,听着听着神色就冷漠下来董知县完全看不懂雍正这神色代表着什么,只能慢慢停下讲述

  如果是霍崇,看到这神色的话就知道事情不对头了后世的很多描述都说过,当雍正用冷淡的态度讨论某人的时候,就是要杀人了

  现在还还不知道这些的董知县就听雍正问道:“你方才所说的是霍崇所为吧?”

  董知县不想提起霍崇只是因为不想说出他这三年的心得中不少都是见过霍崇经营手段后学到的,既然雍正明着问,董知县也没有藏着掖着,还算爽快的承认了

  就听雍正冷淡的继续问道:“你将霍崇这几年地方上所为尽数讲出”

  虽然不想抬举霍崇,董知县也没想贬低霍崇霍崇的所作所为即便谈不上有什么浩然正气,至少也有点起码的道义尤其是赈灾之时竟然勒令手下不许低价收购百姓为了渡过难关变卖的家当还肯帮着百姓们保住家当,恢复生产

  董知县在牟平县的时候听闻这些,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有点佩服

  既然皇上发问,董知县就将他所知道的讲给雍正听

  当董知县讲完之后,雍正命董知县把他所说的写下来,现在就写下了命令之后,雍正看天色已晚,就命太监给董知县赐饭

  这份恩典让董知县立刻心生感激虽然作为天子门生,董知县还真没被皇帝单独赐予饭食这明显不是断头饭,被赐饭可就是一种荣耀了

  不过饭菜并不丰盛,只是托盘端来的两菜一汤配上一碗米饭董知县赶紧吃完,刷刷点点的运笔如风,把霍崇所作所为全部写下

  雍正看完之后没说什么,只是命侍卫把董知县送出宫站在宫门之外,董知县觉得一切好像不真实起来询问,赐饭,写折子一番事情下来竟然也不知道雍正是什么心思董知县此时觉得有点明白‘君心似海’这话果然没错呢

  正要离开,却见一队人马到了宫门口侍卫简单的讲了几句,连忙抬了一抬轿子火把照耀下,一位华服王爷被扶上轿子,急匆匆的抬进了宫门

  董知县虽然好奇,也知道自己决不能问,赶紧转身离开了宫门外

  这晚上还能被放进宫内的王爷,不用说,只有怡亲王其实以雍正的心思,若是可以的话恨不得和自己亲亲的十三弟住在一起,甚至是同床共寝呢

  毕竟十三弟身体并不好,让他跑来跑去,雍正是真的心疼

  这边怡亲王到了书房,雍正直接把董知县写的东西递给了十三弟,自己开始看其他奏折

  老十三看了一遍,觉得好像、大概、也许……真的有些问题抬头看向哥哥胤禛,老十三就明白哥哥想要杀了霍崇顺着哥哥的思路一想,老十三抓到了重点

  “皇上”怡亲王呼唤着雍正

  雍正抬起头,淡然问道:“看完了?”

  怡亲王也不说些虚套,“皇上是担心霍崇以后当了张角?”

  “以后?呵呵!”雍正冷笑起来,“这霍崇当下就是个张角!”

  满清皇帝们的学问其实不差,兄弟二人说话不用解释张角,就是东汉末年那个‘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太平道创始人,也是黄巾起义的号召发动者

  如果霍崇此时在旁边,大概会猛拍大腿,拍腿叫绝,“我特么早就知道你能明白!”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