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官不聊生(三)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耕者有其田这是小农经济的最高理想,也是几千年来人民从感受中得出的直觉

  其实耕者有其田在现实中早就被证明是一种错觉小农们什么都缺,知识、技术、水利工程任何缺乏都可以让这帮人破产

  在21世纪,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大资本家携着技术、资本、资源优势,正在无情的碾压家庭农场尤其是在通讯技术发展的现在,即便是美国自己或许还没有公开提出或者还没意识到某种趋势无人农业设备彻底碾碎小农经济,也就是碾碎美国红脖子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澳洲那鬼地方的铁矿矿山都开始无人开采系统,北美平原上千里无人烟的无人农业也迟早会彻底粉碎美国家庭农场

  单纯从效率与科技进步来讲,完全的农业生产工业化是最先进的,是最有效率的

  在中国,小农们渴望的耕者有其田,其实是小农们对随时会失去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恐惧失去了土地、耕牛、农业生产借贷,这帮小农们分分钟钟就变成无地农民从而被抛进竞争更激烈的生存斗兽场之中遭到残酷压榨

  耕者有其田与其说是政治理念,不如说是小农们对于‘自身保障’的渴望对于无底线竞争的排斥

  霍崇只对十几名选出来的人做了这样的讲解出乎霍崇意料之外的是,这帮年轻人都明白了只是明白的层次有所不同

  譬如钱清,她所期待的只是一场混乱导致的造反机会雷虎这个从不把自己当做普通人民一员看待的家伙对这种纯概念性的东西欣喜若狂其他年轻人则是因为实际工作见到许多被种福平台从破产中挽救出来的农户,所以不得不认识到这个事实如此解释才能完整的解释了他们亲眼见到的一切

  “先生真不想帮那些官员?”杨望富终于感受到了恐惧,感受到了雷虎早早就感受到的恐惧

  “又不是咱们求他们,而是他们在求咱们”霍崇冷冷的答道此时还不到宣传造反的时机,这么久以来,霍崇越来越确定,所谓救人一命,所以别人就会舍生忘死的追随霍崇这种逻辑就特么是文艺作品中瞎编乱造的屁话

  雍正元年真的是官不聊生的一年,雍正已经搞掉了这么多官员,然后呢?被流放的官员们没有任何反抗,还是乖乖的低头听话

  就如雍正元年正月就被查办的官员李煦,准总督查弼纳来文称:李煦家属及家仆钱仲璇等男女并男童幼女共二百余名口,在苏州变卖,迄今将及一年,南省人民均知为旗人,无人敢买现将应留审讯之人暂时候审外,其余记档送往总管内务府衙门,应如何办理之处,业经具奏奉旨:依议钦此经派江南理事同知和升额解送前来等因当经臣衙门查明,在途中病故男子一、妇人一及幼女一不计外,现送到人数共二百二十七名口,其中有李煦之妇孺十口,除交给李煦外,计仆人二百十七名,均交崇文门监督五十一等变价其留候审钱仲璇等八人,俟后亦交崇文门变价等因为此缮折请旨送请总理事务王、大臣阅过,交奏事双全、员外郎张文彬等转奏奉旨:大将军年羹尧人少,将送来人著年羹尧拣取,并令年羹尧将拣取人数奏闻余者交崇文门监督钦此(译自内务府满文奏销档)上文提到了李煦家族被查抄时的情况由此可知,起初李煦的家属与奴仆因案件被籍没后就地于苏州变卖,却无人敢买李煦李鼎父子被送往审问,其余人口被纪录并押往内务府衙门,经审议,家属免于变卖,而剩下的仆人二百余名,或赏给功臣,或遭变卖

  如此惨烈的局面下,官员不也没有造反么?霍崇搜集的情报只包含大事,那些山东官员遭到惩处的消息反倒比李煦家得知的还慢些

  只是大概知道雍正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已经开始针对如此沸腾的局面做了整顿,只要老老实实认了这笔账的官员,没有特别的贪污以及反雍正的事情,怡亲王就开始针对他们制定政策

  霍崇只能老老实实寻求与人民结合的机会和官员勾结,呵呵呵

  此时已经快到了雍正元年十二月,雍正除了强力收拾官员欠银,剩下的那点注意力都放到了西北战事上

  此时雍正已经下令砸了老十四立的碑文理由超级冠冕堂皇,‘碑文不赞先皇’

  这举措已经让一众官员从中嗅出了这位新君的态度他这是要严办政敌啊!

  怡亲王当然早就听说了这样的说法,正办差之中听闻三哥前来拜访,只能暂时放下手中的文件,请三哥进来

  康熙一众儿子中,老大出身低微,从始至终就没有继承皇位的机会老二当了几十年太子,最后却因为父子适合,被剥夺了皇位老四雍正继承了皇位而三哥却是领了一群人完成了《康熙字典》的编撰,其实没有任何明着说啥,么是文艺作品中瞎编乱造的屁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