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吃大户(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口酒下肚,为首的那位说道:“听徐主事所说,那不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么?”

  “是啊”其他几人也表示赞同放着偷税漏税,拖欠税银的士绅不管反倒要按时纳税的大户多掏钱倒不是这些人对霍崇有什么格外的好感只是从道理上讲,已经不对劲了

  就算不谈好人有好报,却也不至于‘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尸骸’吧

  喝到最后,几名进士达成了共识,徐主事所说的蒙阴县与牟平县的想法也没错如果霍崇真如传言中那般从不拖欠税银,穷县也有穷县的好处

  过了年,就到了康熙六十年吏部下了文书,四人中的两人一人到了蒙阴县,一人去了牟平县两人就高高兴兴结伴前去上任

  在济南府见了知府,牟平县新任知县董有德赶紧赴任到了牟平县衙门,就见县衙破败不堪虽然知道这是规矩,却也忍不住有些感叹

  眼瞅就要到二月,正是要催上半年税款的日子董有德马上把县里的主簿等官员叫来询问官员们将名簿送上,董有德也从京城里当过地方官的人那边听说过这些地方小官的做派,也不费心去看,直接说道:“便将拖欠税银那些人的名单拿来”

  本以为小官们会抗拒,没想到他们就老老实实把几份清单送上纳税大户果然是霍崇纳税内容与总量都有清楚记录霍崇是足额纳税,霍崇之下的就开始有欠银越往下的欠银越多

  董知县毫不迟疑的命道:“明日就把欠银最多的三人给我叫来”

  本以为这三人会拖拖拉拉,没想到接到董知县叫他们前来,三人第二天就来了

  见了礼,三人很自然的就坐下了看着三名货真价实的举人如此淡定,董知县不快的问道:“三位可知自己到底拖欠了多少税银?”

  没人被董知县的话吓到,三人中年纪最大的李长寿拱手答道:“回禀知县,我等已经尽力了”

  “尽力了还弄成这样?”董知县真的生气了

  李长寿立刻开始讲述起他的难处地租太低,佃户拖欠,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

  董知县刚开始的时候还真的想知道这些人如果真有难处,会是在哪里听着听着就听不下去,打断了李长寿的话,“李兄,你既然承担代缴税银的差事,本就该能应对此事”

  李长寿不以为然的看了看董知县,“知县,我本就不想做这个代缴,都是前几任知县百般要我继续承担既然董知县怪罪,我也正好不用再管这差事”

  不等董知县说话,其他两名士绅也立刻与董知县站到了一起,共同表示他们早就不想干这差事,不干反倒省事

  董知县气的拍起了桌子,“你等将欠银交了,自然不用你等再费心!”

  本以为发怒能让士绅们恐慌,没想到李长寿淡然答道:“我等的税银可从未欠过,不知董知县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董知县气的就想让人把这三个家伙拖下去先打板子可话到嘴边,董知县却知道这不可能只要有了功名,哪怕是个秀才,知县就不能随意下令痛打他们便是要用刑,也得先剥夺他们功名之后才可以好好收拾这些人

  而这些人乃是举人,就更不能打了科举制度下,三年一考,每次的三榜进士加起来不过几十人大多数官员其实是由举人来出任也就是说,面前这三人就是有功名的预备官员且不说想剥夺他们的功名,得州府,甚至是山东学政才能决定这几人若是当了官,董知县就等于结下了死敌

  强忍怒气,董知县只能继续要三人把欠下的税银全数补交没想到三人还是老油子,就如之前完全没和董知县冲突过一般,继续好整以暇的讲述起各种为难仿佛他们根本没有欠下官府的税银,反倒是官府欠了这些人的辛苦

  这番冗长的交谈把董知县拖到实在是撑不下去,只能让这帮人先走孤零零坐在衙门里,董知县觉得自己好像弄错了什么到底谁才是官,谁才是这县里主事的方才的经历让徐知县开始怀疑起哪里是不是错了

  思前想后,董知县觉得自己这是强龙遇到了地头蛇再次打起精神,董知县做了准备,先给山东学政高大人写了封告状信如果学政大人能够有所表示,大概能让这些人知道厉害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