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种福宝(六)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霍崇回到这个时代不过一年,真不知道所这几年的粮价,就认真听听了一会儿,大概明白了这几年粮价一直在涨而且有比较快的增长

  现在的山东知府李树德用几年前的粮价作为收购的考虑标准,又给打了个至少七折理由是大量购买,当然要打折

  霍崇觉得量大要打折并没啥稀奇的看包税人团对此非常不满,实在是忍不住,就问道:“诸位兄台,俺没怎么种过地说的肯定不照趟大家就当给个小孩子说道理俺只是不明白为啥买的多,反倒不能便宜诸位兄台,俺就是问问可不是要说是对是错”

  听到这话,张启贤当时就沉下脸,却对着吕知县说道:“进士公,每一块地都不一样靠河的好地,旱天能打水浇地,雨天排水也方便这种地就是上等地可大多数地都不这样,尤其是凹地,旱天旱死,下雨天又把庄稼淹死风调雨顺的年景,都能多打三五斗可大多数年景,有不少地就颗粒无收地越大,出的事情就越多要是十亩地,十个人种,挑水浇地,或者挑水排涝,还能做得十个人种一百亩地,没有不出事的……”

  霍崇听的连连点头原本霍崇就看过大规模机械化的农耕,当时没看明白里头关于各种基础建设支出的计算此时听了农业社会的人讲述,居然豁然开朗

  那些现代农业报告里头都提到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之一就是地形改造此时霍崇明白了所谓‘地形改造’的含义

  如果不能把一块地改造成旱天可以轻松灌溉和雨天轻松排涝兼备,就不可能出现自动化控制如果不能自动化控制,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在一个完全得靠劳动力进行控制的农田环境下,农田面积越大,意味着要人工干预的部分越多这就导致了量越大,价格反而不能降低的问题

  再看吕知县,他眉头紧皱,看来是没明白问题的关键反倒因为其他举人包税人的描述而陷入了迷惑

  举人们又说了一阵,吕知县更加迷糊起来最后吕知县让举人包税人们先不要说话,自己皱眉思考了一阵,突然指着霍崇说道:“霍兄,雍亲王说你能把真话说的和瞎话一样你来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霍崇就把几个碟子垒起来,根据碟子的形状比拟出地形的情况再把根据地形把劳动力投入的极限讲给吕知县听,这下吕知县才豁然开朗,先是一阵点头,随后才叹道:“原来如此这局面竟然是天生的如此”

  包税人们见吕知县这位进士居然明白了种田的问题,连忙再次强调‘地多不等于粮食价格便宜’的核心矛盾

  吕知县却不搭理他们,只是低头思索过了一阵才叹道:“诸位兄弟,李知府许了捐功名,咱们县总不能比别的州县差难道就没人想进取么?”

  举人与秀才们再次沉默了看得出,他们对于捐功名没多大兴趣

  霍崇也不敢吭声之前捐了官之后才知道,捐功名和捐官之间可谓天壤之别

  捐官意味着就成了预备官员,等于是一步到位捐功名中间的弯弯绕可多了

  譬如捐了秀才,不等于就真成了一位爷那些捐了秀才功名的人们必须按时参加考试,而考试据说成绩分五等头三等的就算了,属于正常发挥

  而后两等的,可是要被知县下令拖了裤子打屁股这么做的目的是‘以正学风’就是对于不思上进的读书人进行惩戒捐功名的家伙们大多数都是后两等的常客,每次考举人之后都要挨板子

  所以捐功名的秀才,也就是监生们被正牌秀才嘲笑,‘捐了监生,就是坐监’

  霍崇实在是感谢自己运气太好,直接捐了官不然的话,以霍崇的实力,必然是屁股开花是常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