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种福宝(五)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宅子主人也是个地主,这位对霍崇这位买主没啥兴趣,只是很礼貌的应对倒是和张启贤一直说着什么

  霍崇就说去看看房子,让张启贤与这位房主单独说话围着房子走了一圈,霍崇很是喜欢这宅子还带了一大片空地,如果能整备妥当,当个暂时厂房也没啥问题

  转了一大圈回来,张启贤还在与这位房主说话就在霍崇准备再去转一圈的时候,张启贤招呼霍崇过来,“霍兄,你可想买地?”

  “县城的地会不会更贵?”霍崇问道

  房主听到这个问题,叹口气,“霍兄,俺这宅子旁边有四十几亩地,确实比乡里的贵些不过听说朝廷一年要买霍兄几万两的货,一亩地五两银子,想来霍兄也不会放眼里吧”

  “五两?”霍崇有点惊了,“兄台,江南的好地也才五两一亩”

  听霍崇说出这么识货的话,这位房主脸微微一红,有点嘟囔的说道:“我这可是好地”

  “江南的也是好地”霍崇来了砍价的兴趣

  这位房主听到这话,叹道:“算了,我不卖了”

  张启贤连忙劝道:“这位霍兄也是个爽快人,既然来了,为何还要再去找别家”

  又转头对霍崇说道:“霍兄弟,此时把地卖下,稍加整理,明年就能耕种既然早晚都要买,何不此时就买了难道霍兄弟还真在乎那几两银子不成?”

  见张启贤与房主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模样,霍崇觉得他们好像设计好了不过霍崇的确很中意这块地,就问道:“五两确实有些高,这地还不临河,说是好地,我觉得也就是中地五两确实太高”

  “四两五钱行不行?”张启贤问房主

  房主叹口气,点点头,“再少就不行了”

  霍崇觉得这个价钱肯定能再谈,不过此时重要的是时间就继续问道:“这位兄台如此急着卖地,不知道这块地到底有什么比别的地贵的地方既然大家要做成买卖,何不直接说出来?”

  房主想了想,叹道:“这摊丁入亩之后,这块地收六分二的田税上一任徐知县又不许涨地租,真的有些种不下去再说,我准备搬去济南居住,索性就卖了”

  一亩地六分二的田税,霍崇算了算,觉得还真不少

  当下的田种小麦什么的,一亩也就是一百多斤根据霍崇收集的情报,现在山东小麦价格,一石小麦1550文一石是120斤,就是说一亩小麦的大概就是收120斤,六分二,大概是100文钱

  地主自己肯定不种地,按照五成租子,地主一家人每人每年吃400斤小麦这40多亩地,20石粮食,2400斤刚够6口人吃把税给加上,有40亩地,地主其实没什么收入

  可是卖了地,有了200两银子,地主们一家六口可就能很轻松的过上十几年如果能用这银子做些生意什么的,比种地过的好很多

  当然了,如果地主们把租子提升到七成,把这个税金转嫁给佃户的话,他们就有了些盈余

  看着旁边的张启贤,霍崇有些理解了这位举人为什么和那帮包税的家伙们这么热衷于串联,努力提高地租了只要能提高地租,这帮人可就赚到了

  霍崇也不再讨价还价这么多年的平台生涯,霍崇明白了很多时候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所有赚钱的项目都是暂时的,平台绝不会去搞长期项目那是国家才能搞的东西

  譬如高铁项目的确彻底拉动了经济,可平台无论如何都不会投资这方面的项目因为在从高铁那庞大的项目门类中赚到钱之前,平台自己就已经倒掉了

  “我买了”霍崇答道

  在清代买地需要到官府走手续走了一圈官府流程,霍崇发现官府也是要收手续费,买卖土地到官府备案备案就需要掏钱这部分契税也是由霍崇出了

  也许这是包税人霍崇的土地交易,官府完全公事公办,走的时候流程中间没有吃拿卡要等流程走完,霍崇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拥有近百亩土地的地主在土豪劣绅这条路上,自己不知不觉又向前大大走了一步

  再过几日,又是要给十四爷交货的日子十四爷运气不错,由于采取了琼脂制作固体酒精,能节省下许多时间第二批一万斤固体酒精运到了淄川县城

  下个月,就是十二月初,第三批也能运到这下三万斤的订单就全部完成了

  县里的人不知道这份热闹,吕知县却知道交接货物的时候,吕知县也到了

  看着一箱箱的固体酒精称重,吕知县带着文人那种特有的冷淡表情旁观却一言不发

  验货的戈什哈倒是很认真,每一箱都打开看隔几箱,还会用锋利的小刀切下一小片点 当下的田种小麦什么的,一亩也就是一百多斤根据霍崇收集的情报,现在山东小麦价格,一石小麦1550文一石是120斤,就是说一亩小麦的大概就是收120斤,六分二,大概是100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