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意外的麻烦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香江的股票市场最早可以追溯到1866年,东印度公司的合伙模式,让他们在东方站住脚以后,采取了一个合纵连横的方式占领这片市场。

  47年,香江交易所成立;69年,远东交易所成立;71年,金银交易所成立;72年,九龙交易所成立。

  后来经过立法,香江只允许成立四家交易所。

  80年代之前,这四家交易所的规模并不大,全部加在一起,可以排在亚洲第二,世界第八。

  四家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各不相同,定价方式也不一样,相互之间很难直接交易,与政府的对接也各不一样。

  80年代初,香江政府又决定将四家交易所合并为一,一直到86年,香江的四家交易所才组成了新的联合交易所,在中环成立总部。

  如今是85年,四家交易所还没有合而为一,但是相互之间的结算,已经采取了同一种方式。

  赵母站在人来人往的九龙交易所大厅外,显得格外胆怯。

  犹豫了半天,她从怀里摸出了三千块递到了赵山河的手里。“你去买……”

  赵山河不会笑话母亲的胆怯,对他们这一辈人来说,73年股灾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特别是对低收入者来说,股市比赌场还要恐怖。

  小结巴也很胆怯,因为这是她从没有进来过的世界。

  七十年代开始,香江的股票交易就有了委托制。许多大户人家给自己的未成年子女奖励股票,培养子女的投资的能力。

  这种委托账户的户头都是家长的,但是在不提取资金的基础上,子女具有操作权,只需要家长开具一张委托书就可以了。

  赵母和小结巴跟在赵山河的身后,走进了交易大厅,看到赵山河似乎很寻常,就像来买菜一样,很快就跟柜台开票员谈妥了事项。

  85年还没有恒生指数可以买,最早的恒生指数,要从86年4月1日才开始进入直接交易。

  赵山河的这三千块股票账户以赵母的名义开办,与此同时,她签字的委托书也被交易所存档。

  当他们出来的时候,三千块变成了永安公司的股票权证。

  永安公司也是三十三支恒生指数的基本股之一,虽然相比和黄与汇丰这样的股票名不见经传,但是在85年的第三季度,他的上涨速度更快。

  赵山河现在只有三千块,他有前世港股走势的清晰记忆,自然会挑短期内表现最好的股票来买。

  他的期望值也不会很高,在明年四月一日之前,能把三千块变成十万块就好了。

  如今是香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整个八九十年代,随便买一直股票,长期持有,在97年之前,就能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对有着清晰记忆的他来说,利益最大化才是必须的,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失败。

  出了交易所大厅,赵母才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回头看了看仿佛吃人的九龙交易所招牌。“三千块啊,要老娘辛辛苦苦一个半月,如今就让你这个败家子丢进水盆里了。”

  赵山河笑着搂住了她的肩膀。“妈,你放心,儿子明年就把这三千块变成三万块。”

  “哼!”赵母才不会信,她挣脱了赵山河的手。“好了,你跟细细粒去逛街,带她去看场电;他的期望值也不会很高,在明年四月一日之前,能把三千块变成十万块就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