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壁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r />
    王道士在莫高窟定居后,香火渐盛,他把信徒们施舍的钱财节省下来,开始按照自己对道教的理解来重修和改造莫高窟。



    他所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清除底层洞窟中的积沙。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十六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



    但敦煌当地的富绅无人认识洞内这批古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



    致使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外国“探险队”捆载而去,分散于世界各地,劫余部分被清政府运至天都城,藏入京师图书馆。



    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同样没能逃过厄运。



    民国初年,俄国奥登堡率考察队到敦煌和莫高窟,不仅收集到大批敦煌写本,还掠走了第263窟的多块壁画。



    民国九年,在苏俄国内战争中失败的数百名白匪军逃窜到莫高窟,他们在壁画上任意涂抹、刻画,并在洞窟内烧炕做饭,致使大批壁画被火燎烟熏。



    民国十二年,美国华尔纳曾到莫高窟盗剥了大面积的壁画,并掠走彩塑。



    其中,藏经洞佛教史记窟,遭到了毁灭性的灾难。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可那些经典的壁画,早已经不见踪影。



    人们也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想象原来各窟的盛况了。



    进入新世纪,敦煌遗失的壁画,相继在世界各地展出。



    其中,米国哈佛美术馆,就曾经展出多幅藏经洞佛教史记窟的经典壁画。



    不过,依然有大量壁画没有踪迹,这其中就包括《玄奘授法》。



    根据史料记载和壁画的氧化程度以及土质,陆飞可以断定,这就是敦煌遗失的《玄奘授法》图。



    见到这幅壁画,陆飞激动不已。



    但更多的却是咬牙切齿的愤恨。



    这幅壁画长一米一出头,宽四十五公分。



    可能嫌运输不便,这幅价值连城的壁画,竟然被人为的切割成三块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万幸的是,刘建华给这三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