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十六章 朕便不信了合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寒门宰相 !



    封建国家的本质,就是暴力最强的人制定元规则。



    其核心就是韩非子的那句话‘君之于民,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君与民是一个整体,若是‘上行申韩,下必佛老’。如果官家一定要这么干,那么老百姓又反抗不了,那么老百姓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躺平。



    佛家道家就是躺平之学。



    不要怀疑,弱势的一方一定比强势的一方有更多的选择权。



    更害怕国家灭亡的是那些既得利益者,而不是老百姓。所以既得利益者最后一定会选择让步,向百姓渡让更多的利益。



    这就是‘法里儒表’的本质。



    所以有人说儒家虚伪,那是因为不知道世界都是两套规矩并行的。



    一套是明的,一套是暗的。



    而称官员为父母的,来自召父杜母的典故,说的是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



    二人都曾任南阳太守,在当地颇有政绩,所以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从此有了父母官的称呼。



    这个称呼一直到了清末。



    章越赞许曹佾的民佣之论,为父母,我不敢。



    我只是老百姓雇佣来办事的,怎么敢以父母自居?甚至不说官员,天子也是如此。



    孟子的学生万章问过,是尧将天下让给舜的吗?



    孟子说不是,是天将天下授予舜的,而不是尧让给舜的。只是天不能说话,但尧知道天的意思,故而将天下授予了舜。



    孟子还着重说了一句‘天子不能以天下予人’。



    孟子还强调什么是天子?那就是天与之,民与之。



    同时天子作民父母,也是万民的父母。孟子认为不是,天子只是万民之长,你虽说是最大的,但你也只是万民之一,没有资格凌驾于万民之上。



    所以说什么是‘民本’?孟子思想就是民本。



    谷永曾言,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



    所以天子也是为民所佣。



    皇六子是官家长子,官家当然以储君望之,以佣字为名,就是役力受直,也是为民所佣的意思。



    提倡民佣有无用?



    有用。



    让百姓对权力祛魅。



    比如后世菲佣以顺从雇主而受到青睐,为什么本地保姆不行呢?那就是不服,即便我是你家雇来的,那是我时运不济,不是我生来比你低一等。



    官又如何?该斗就要斗。



    法家推崇以吏为师,以官为民之父母。我们老百姓不吃你这一套,从陈胜吴广开始,你让我日子过不下去,我也让你日子过不下去。



    章越再次感叹起官家。



    这个‘佣’字,章越相信是出自官家的真心。



    曹佾上来就是与自己说清楚了这个道理,当然也是为官家说好话。



    章越对曹佾道:“陛下之心,真如尧舜一般!”



    曹佾道:“章相公,不要辜负了太皇太后和陛下对你的器重。”



    到此章越结束了对话,曹佾见章越没有丝毫转圜的意思,只好告辞离开。



    曹佾回到府中写作书信向曹太后复命。



    而曹太后自入秋之后就无法下床走动,官家对曹太后的孝顺,几乎还胜过高太后,平日操劳政事都要探视曹太后,在那小坐一会再回寝殿。



    这日官家亲自给曹太后侍奉汤药,曹太后道:“老身已是时日无多,这些汤药甚苦,吃不吃都是一样。”



    官家甚孝,再三劝说。



    曹太后方才喝了一半,官家从宫女手中取过蜜饯盒子给曹太后奉上。



  br />


    曹佾道:“章相公,不要辜负了太皇太后和陛下对你的器重。”



    到此章越结束了对话,曹佾见章越没有丝毫转圜的意思,只好告辞离开。



    曹佾回到府中写作书信向曹太后复命。



    而曹太后自入秋之后就无法下床走动,官家对曹太后的孝顺,几乎还胜过高太后,平日操劳政事都要探视曹太后,在那小坐一会再回寝殿。



    这日官家亲自给曹太后侍奉汤药,曹太后道:“老身已是时日无多,这些汤药甚苦,吃不吃都是一样。”



    官家甚孝,再三劝说。



    曹太后方才喝了一半,官家从宫女手中取过蜜饯盒子给曹太后奉上。



    曹太后尝了一个道:“之前韩绛,章越二人在中书办得不错,将募役法改作差役并行,那百姓夸赞的声音,都传到我这深宫妇人家的耳里。”



    “如今韩绛甍了,怎章越也称病了。章越是两朝先帝托付的大臣,陛下当给予礼遇。”



    官家闻言表情凝重,将蜜饯盒子递给宫女然后道:“祖母,宫外道听途说的事,如何能当真。朕倒听到不少役法弊端。”



    “世上的词都是两面说。”



    曹太后道:“如今韩绛薨,不是俯雕甍。了,章越又称病,中书唯有一相一参,不如补几位相公入中书,官家以为如何?”



    官家道:“执政的人选,朕还未想好,如今一相一参甚是妥当。王珪办事妥当,老成持重,元绛忠实可靠,为官清廉,从不为自己谋私,朕打算先让这二人先办办看。”



    官家言下之意王珪,元绛二人搭起中书这个架子倒也不错。



    曹太后道:“陛下,王珪乃润笔执政,在朝中没有根底,元绛则从不树异帜,固是可靠之人,可是托付二人主持朝局,但一旦遇到大事,陛下能找谁商量呢?”



    曹太后说得很明白,官家用王珪,元绛二人,是因为他们在朝中根底弱,所以只是事事依从天子。



    但是这二人能力平平,没有处理大事急事的才干,日常应付一下还可以,碰到大事就糟了。



    官家心知肚明,笑着道:“朕不是还有祖母商量!”



    曹太后道:“老身只是妇人罢了,再说老身还有多少日子,若是你听我的话,就当把章越,司马光等大臣请回来。”



    官家道:“当年王安石也曾告疾,是欺朕不能主理朝纲,但朕已不是十年前之天子,如今处置政治也十分得力。”



    曹太后道:“老身知道陛下勤劳,即位以来励精求治,生怕做得不够好,无论大事小事,事必躬亲。”



    “便是年节也不休息,有时候太阳都落山了,午饭还没吃,我与太后只好屡屡派人去催陛下。”



    “但是陛下啊,治理天下不是事必躬亲,而是任人唯贤,一个贤人不够要群贤相辅才是。官家切莫事事自做,只备应声之臣为左右。”



    官家道:“朕不是不用章越,只是借他不在中书办几件得意事!”



    章越在朝中影响力确实大,除了似蔡京、蔡卞、徐禧、吕升卿、沈括都出自章越的幕中,还有章楶,章直,章衡等亲族及黄履,文及甫,吕公着等姻族,以及许将,曾布,韩忠彦等盟友。



    所以他才有底气,敢不听自己的话。



    眼见官家最后说了心底话,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