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九章 分歧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寒门宰相 !



    著作佐郎是一个神奇的官职。



    章越在仁宗皇帝驾崩后,大礼泛阶升为此职。



    章越是嘉佑六年的状元,这个升迁速度着实有些快,但要不是之前辞官了两年,如今官职还会更高一步。



    而对于王韶,曾布,章惇而言,他们都是嘉佑二年的进士,熙宁元年时方为著作佐郎。



    章惇其实是嘉佑四年的进士第五人,这个名次著作佐郎算是情理之中。



    王韶凭着章越的举荐,收边招抚番人有功,这才升为著作佐郎。



    至于曾布升的稍稍有些快。



    曾布见过章越后是心悦诚服,章越与曾巩关系不错,也有意提携了曾布一把。



    当然以章越如今的官职还不足以举荐曾布试馆职,于是他将曾布引荐给了韩维。



    韩维看在章越面上答允帮忙。



    至于曾巩与王安石虽近来少往来,但曾布与王安石交情很好,故而王安石也引荐了对方。有了韩维,王安石的引荐,曾布被举为试馆职。



    至于章惇



    章越在一次朝会上听官员们说章惇已投至王安石门下。



    章惇如何得王安石赏识的有各种版本。



    一个说是李承之,张郇引荐的,一个说章惇为了投靠王安石,不惜拜在王安石的妻弟吴颐门下。



    但章越所知的真相不仅仅如此。



    如今朝堂上主张推动变法改革,隐隐有两派。



    一派是韩绛,韩维兄弟,韩绛是韩琦提携,韩维是富弼提携,他们兄弟虽都支持改革,但是做法还是相对温和。



    比如章越最早建议免役法,韩绛上疏提议,但在两制以上官员集议时被司马光反对而作罢。



    作罢之后,韩绛,章越也就没办法了。因为朝堂上保守的势力太大。



    不然起了朝争,大家就都撕破脸了。



    另一派则是王安石,韩绛和章越的想法都出奇一致。



    他们都要借重王安石威望及才干,以及他变法的决心。更要紧的是老王是狠人。



    既然韩绛一方在朝堂无力抗衡司马光,吕公著等保守派势力,所以必须有王安石加入己方阵营。



    最重要的是王安石的政见比韩绛更激进,变法改革的决心更大。



    韩绛没有办法,坏人必然有人来当,故而王安石必须出面充当打手。



    那么说章惇为何被王安石看中。



    王安石既要推行变法,会找什么样的人作帮手?



    真找阿谀奉承之徒吗?



    并非如此,纵观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蔡确,曾布,章惇,蔡京,邓绾这几人,他们的手段比王安石更狠,政见更激进。



    王安石要变法不会找同样支持变法,但政见相对温和的官人,因为这个好人他可以来作。



    但是变法要推行下去,冲在第一线的必须是比自己更狠,更激进的人。


    那么说章惇为何被王安石看中。



    王安石既要推行变法,会找什么样的人作帮手?



    真找阿谀奉承之徒吗?



    并非如此,纵观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蔡确,曾布,章惇,蔡京,邓绾这几人,他们的手段比王安石更狠,政见更激进。



    王安石要变法不会找同样支持变法,但政见相对温和的官人,因为这个好人他可以来作。



    但是变法要推行下去,冲在第一线的必须是比自己更狠,更激进的人。



    故而韩绛找了王安石来推行变法,王安石则找了章惇,邓绾落实主张。



    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模一样的。



    已经身为两制官的吴充,向官家上了请求实行免役法的奏疏。这个奏疏是吴充,章越翁婿二人充分商讨过的,比起第一次上疏更加稳重,可行性也是更高了。



    这一次免役法更名为募役法。



    章越起草了募役法的宗旨,其第一要义曰:凡有产业物力,而旧无役法者,今当出钱助役。



    说白了,此法针对的就是那些坊郭品官之家,他们这些人都有大量的产业,但是却不需要承担劳役,反而是由老百姓背负沉重劳役,公平吗?



    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却整天撸国家的羊毛,合适吗?



    可以想象,这个免役法一旦实行,会遭到不少官宦之怨恚



    章越本以为岳父会爱惜如今名位,不会允许自己写得这么直白,但岳父倒是义无反顾地道:“此怨由我一人担之。”



    章越本要和岳父联名上疏,但吴充没有答允,他说此事有风险,他们不可以坐在一条船上。



    奏疏里提及,乡户分五等,坊郭分十等。



    乡户三等以上,坊郭五等以上按户等出助役钱,家业越多交钱越多。



    乡户四等,坊郭六等以下不要出钱,只要出力就好,朝廷将收上来的助役钱用来雇佣这些百姓承当劳役。



    税法的内容大体如此。



    此法吴充,章越写完后给韩绛过目,韩绛对吴充,章越大为赞赏,也增补了一些意见。



    最后吴充以此定稿上疏官家,官家看这免役法的奏疏后是十分高兴,当即召见了吴充道:“先帝果真有识人之明,早知卿于国事上肯直言。”



    不过吴充此疏上后,官家交给学士院讨论,但仍为司马光反对。



    同样身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对此没有出声。



    章越知道岳父此疏因学士院反对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