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三章 有想法的韩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寒门宰相 !



    度支厅外的大雨依旧在下着。



    雨水从檐下滴流汇入天井的沟渠之中,不少匠人正检查着各屋的顶棚,若是一旦屋顶渗水,那么存放文字的账籍必受影响。



    如今重要的账册库房顶上,都已盖上了一层毛毡子。



    “这雨水也未免下得太大了。”韩绛感叹了一句。



    然后他的目光收回看了一眼案上的算盘。



    韩绛听章越言语这算盘,已是觉得可以在三司里推广,于是下面又问章越道:“除了算盘, 还有什么可以在三司推行?”



    章越微微犹豫。



    韩绛则道:“你以往在老夫面前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怎地如今老夫作了你的上官,倒是生分了。”



    章越想了想道:“启禀省主,下官还以为用文字为三司记账实在太过麻烦,可以化繁为简。”



    韩绛道:“如何说来?”



    章越当即提笔在纸上写‘一,二, 三’十个字。



    然后又在这十个数字下,分别写作‘〡、〢、〣’等符号。



    韩绛, 吴充看了都是大惑不解道:“这是什么?”



    章越道:“这天下之数皆可用五根算筹摆成, 此吾称为算筹字,是由算筹变来。”



    “省主,你看这‘〡’便是一根算筹,‘〣’即是三根算筹,‘〤’可作‘四’,还有‘六’即‘〦’,一根算筹为横,一根算筹为竖这便是六,诸如此类类推。”



    “那此有何用呢?”



    章越道:“可以简化,譬如4022即是四千零二十二要从上到下写六个字,若用算筹字可以写作‘〤〇〢二’只占一格而已,似此位字可改竖为横。”



    章越所向韩绛推介的便是‘苏州码子’。



    其实阿拉伯数字很早就传入中国, 但却没有在商业中应用,这是为何呢?因为中国传统的帐本都是竖式帐本, 从上往下写, 如此阿拉伯数字来作帐就很不直观。



    而苏州码子就是从算筹演化而来的, 普遍用于做账,而且这帐本一般非专业人士看不懂。



    听章越详解后,韩绛仍是有些一头雾水,不过却对吴充道:“似可以推行之。”



    吴充道:“省主,小婿不过一时兴起罢了,不说算盘,就拿这算筹字易之,在司里官吏上下会生出多少不便来。”



    韩绛道:“法无定法,只要能有利的,便可以一试。似度之这算盘便比算筹好上十倍,可是你为何不在交引监里全面推行呢?非要从新人来尝试。”



    章越心道,韩绛这步子迈得比自己还大。



    但韩绛确实很有想法。



    他在川蜀也是很有政绩,川蜀时从张咏起朝廷给券给贫民,让他们春天时持券买米,秋天时持券买盐,但久而久之券都到了富人手中。



    韩绛知蜀第一件事便是废旧券,行新券,不使富民得利。



    章越起身道:“是下官目光短浅了。”



    谷镣



    韩绛示意章越坐下,然后对吴充似度之这算盘便比算筹好上十倍,可是你为何不在交引监里全面推行呢?非要从新人来尝试。”



    章越心道,韩绛这步子迈得比自己还大。



    但韩绛确实很有想法。



    他在川蜀也是很有政绩,川蜀时从张咏起朝廷给券给贫民,让他们春天时持券买米,秋天时持券买盐,但久而久之券都到了富人手中。



    韩绛知蜀第一件事便是废旧券,行新券,不使富民得利。



    章越起身道:“是下官目光短浅了。”



    谷镣



    韩绛示意章越坐下,然后对吴充道:“令婿是可用之才,我想起当年使河北时, 路遇一对父子欲为衙前役, 父对子说,若是我死了,咱们家就不是双丁户,可免去你为衙前受风雪冻饿之苦了。说完其父投河自尽,其子在旁嚎哭,此为我在道旁亲眼所见。”



    “我使江南时,曾见江南有百姓将其祖母嫁人,与母分居之法以避衙前之举,此实大逆不道也。更有不少地方,贫民鬻田给官户,田归免役之家,降其户等,使其差役尽归原先同等之户。”



    “冲卿,我知蜀之前曾与令婿言之,言天下最坏莫过于衙前州役,此实在是害民无数。”



    “我问他如何更易之,令婿与我道可用免役之法,量民之户等随赋均取,还以禄仕于公之人,此法有致君泽民之意,我在川蜀曾于一县尝试行之,让百姓出钱雇衙前赴役,百姓皆称其便。”



    “但来京之后却可惜了”



    吴充道:“哦,敢问此法为何不推行呢?”



    韩绛叹道:“此番我就任三司使,曾与司马君实等谏官言之我在蜀中推行的此法,司马君实却当着众人的面讥我,说如今衙前手掌官物,败失者破万金之产,怎么可能为了千五百钱,两斛之谷而来应役?”



    “左右官员皆是附司马君实。本司也是无法,只好作罢。”



    章越听了觉得很奇怪,因为司马光也曾建议废除衙前,他曾向仁宗提议要衙前募人而为之,但为何韩绛提出时便遭到他的反对。



    章越感觉司马光这人非常的矛盾。



    在王安石与司马光决裂之前,二人政见其实都差不多,但决裂之后,简直可以用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来形容。



    吴充又劝韩绛上疏言免役法之事,韩绛摇头道:“若司马君实不肯,此事不可为之,暂且缓一缓。”



    章越心想,就算明知不成,也先上疏让官家与百官知道免役法的存在,若能进行讨论,也是比什么话都不说来得强。



    不过韩绛没有答允,不愿与司马光撕破脸,故而此事最终没成。



    章越见此感叹,难怪历史上朱熹曾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