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章 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寒门宰相 !



    不至界身巷,不知汴京繁华。



    这里到处都是钱的味道啊!



    章越行走至一家交引铺,上书‘沈家金银交引铺’。



    首先入目的不是别的,而是立在堂中的‘钱山’。谁看一眼白花花的钱财都不能视若无睹,又何况这样的钱垛子对垒起的钱山。



    每个钱垛子上都有无数闪烁着无数金属光泽的钱币,犹如一团盛开的花朵。



    章越走到近处一看,但见这钱垛都横码叠放整齐,层层叠垒,中间用绳索系好,再在上面贴张封纸,上书一行字‘垛钱谨封’。



    一千钱称贯,一千贯泽称垛。



    也就是说如此一垛上万斤的垛钱,值得一千贯。



    垛钱谨封的条子,好比今天去银行取钱,一万元钱用白纸条扎起来。



    一垛一千贯,如此上百垛值得十几万贯的钱财,就如此铺陈在交引铺的中央。但这么多钱,就似没人要一般,随意堆放在屋子中央,四面只用一个木栅栏围起来,仿佛随手可得般。



    垛钱山实在照得人晃目!



    章越想到一句诗,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驮着这十几万贯堆成的钱山,你居然骑鹤?



    这钱有个名目,称为看垛钱。



    汴京所有的交引铺都有这规矩,要将钱财摆在堂屋的中央,向来人夸耀财力。



    章越站在钱垛山钱前,打量四周,这交引铺四面都用三合土筑好,钱山后摆着长长的柜台。柜台之后传来金铁之声,以及拉拽风箱的呼呼风声。



    这时候一名穿着长衫的店伴走上前来问道:“敢问官人作何营生?”



    章越笑而不语。



    这名店伴继续道:“我们交引铺,可质钱也可解钱,还可兑盐引、茶引、矾引、香药引、犀象引……”



    章越道:“盐钞,我有见钱兑之!”



    店伴连忙道:“客官这边请!”



    店伴引着章越来至柜台边,但见柜台边又是另一幕,一堆堆的银铤子码在这里。



    大铤有五十两重,码作一堆。



    中铤半之,又码作数堆。



    至于小铤再半之,拿作箩筐随意堆放着。



    章越一眼扫过去,银子的成色相当好,而且上面都有戳记,保证银锭的重量。



    章越心道,只是一家交引铺就有如许财力,又何况这南通巷里上百家交引铺。



    当然看垛钱,是保障顾客信心的,否则凭啥你用几张破纸便换走我的真金白银?那破纸真正能值得几个钱?你要是不兑怎么办?



    故而商家都要摆出一堆钱来给顾客看,这钱相当是准备金,平日不会用,纯粹就是这么摆着。



    交引铺里‘准备金’越多的,说明铺子的财力越充足,顾客的信心就越足,这也是看垛钱的意义所在。



    当然这也是信用货币初期时必经的过程,到了后世连纸钞都可以不必看了。




    章越心道,只是一家交引铺就有如许财力,又何况这南通巷里上百家交引铺。



    当然看垛钱,是保障顾客信心的,否则凭啥你用几张破纸便换走我的真金白银?那破纸真正能值得几个钱?你要是不兑怎么办?



    故而商家都要摆出一堆钱来给顾客看,这钱相当是准备金,平日不会用,纯粹就是这么摆着。



    交引铺里‘准备金’越多的,说明铺子的财力越充足,顾客的信心就越足,这也是看垛钱的意义所在。



    当然这也是信用货币初期时必经的过程,到了后世连纸钞都可以不必看了。



    柜台后立着一位精细商人,听得店伴言语后笑道:“鄙人姓沈,敢问官人要兑盐钞么?”



    “若买需十九千五百,若沽则十九千两百,不知官人要多少?”



    章越笑道:“此价倒比都盐院贵了许多!”



    商人闻言笑了笑,一旁店伴则道:“客官若能在都盐院买的到,何必到我们这呢?”



    商人对店伴斥道:“诶,没半点规矩。”



    他向章越道:“官家的生意自是一本万利,我们不过舍命换些嚼头罢了。无论都盐院有无盐钞,但客官今日不卖,明日还会更贵。”



    章越道:“一席盐钞!”



    店伴变色道:“莫不是消遣……”



    商人伸手一止道:“见钱十九千五百,承惠!”



    章越拿出银钱买了一张盐钞,看去上书‘解池盐引一席’,下面又书一行小字‘见钞即兑’,最末则是陕西转运司的戳记。



    章越道:“若此盐钞要兑钱……”



    商人笑道:“随时可兑!”



    说完商人朝‘钱山’一比,章越亦是回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道:“多谢!”



    说完章越扬长而去。



    店伴对商人道:“东家何必与此人呱噪!”



    商人此刻脸上全无方才的笑意,而是道:“你在铺里多年了,怎么人瞧不准,我瞧此人的气度,八成是作官的!”



    店伴道:“汴京城里作官的还少么?”



    商人摇头道:“平常人也罢了,但此人年纪轻轻,有句话记住了‘宁欺白首翁,莫欺少年穷’!”



    莫欺少年穷这句话,从旁人口中道出和从自己口里道出,完全是两个意思。



    章越从交引铺出来,看着手中盐钞自言自语道:“解池盐钞,朝廷售一席六贯,如今却能卖得十九贯五百钱!此中是何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