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答案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br />


    而一旁的吴安持目光闪了闪。



    次日为朔日,吴安持自太学返回家中。



    这几日不仅他的岳父王安石返回京师,连他爹吴充也从陕州返回京师叙职。



    吴安持给岳父特意在京中找了宽敞舒适的房子安歇,但王安石却言住在哪里都一样,偏要住在太学隔壁的朝集院中。



    见岳父宁可住公舍,吴安持也是无话可说,准备过去见礼请安,谁知却吃了闭门羹。



    原来王安石上了万言书后,轰动了京城,不少官员士子都来拜见,也有人骂说王安石这纯粹是找事。



    但王安石为了表示上书的诚心态度,在天子回复之前,不接见任何外客,索性连女婿也当作外客一并不见。



    吴安持吃了闭门羹后,仍在岳父门外行礼再三,到了家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吴安持回府先见自己的娘子。



    王氏是王安石长女,虽容貌不算出众,但文章才华极高,这一点令吴安持也是自愧不如。



    王氏服侍吴安持更衣言道:“晚上有家宴,你先去母亲那问安,如今十五娘出嫁了,哥哥整日不着家,你又在太学读书,家中倒是冷清许多。”



    吴安持道:“不是还有十七么?”



    王氏摇头道:“你又不知母亲?她对十七向来是外亲内疏的。”



    吴安持道:“有什么外亲内疏的,如今十五娘嫁人了,就到十七了。不过她这性子……要找个好婆家,真是要令爹娘头疼了。”



    王氏道:“你在外头唯唯诺诺,到了家中却说十七的不是。”



    吴安持笑了笑道:“我也是盼她嫁给好夫君,是了,大伯身后如何?”



    原来两个月前参知政事吴育已是病故。



    王氏道:“大伯身后事都已是办了妥当,如今托欧阳学士写墓志铭,至于官家念在多年辅弼之情,已下旨荫补其子入官。”



    “不过大伯家中有几人不做官的,故而推至我们家中,爹爹今日家宴或许会问了你和哥哥有无荫补之意。你是如何打算的?”



    王氏看吴安持脸色,有些失望地道:“我就知不可在此刻问你。”



    吴安持看向王氏的脸色道:“娘子,你也知科场之难,有官为之即先为官。就算荫补,日后也可考锁厅试,博个进士出身。”



    王氏道:“我本也是这个意思,但见你片刻犹豫也无就答允了,我看补荫以后也未必有考进士的打算……”



    吴安持不满道:“娘子,你说话倒越来越像十七了。”



    当夜吴府家宴。



    吴充为官已是二十载,却未及不惑之龄。



    他十七岁中进士,可称得上少年得志,之后仕途上又得他几个兄长提携,可以称得上一路亨通。



    在群牧司时,王安石连包拯敬的酒都敢不喝。但他这样眼高过顶之人,对同僚吴充也极为敬佩,视他为至友。不仅在诗词里一口一个冲卿兄地亲切地喊着,还将爱女嫁给了他次子。



    吴充相貌可称丰神俊朗,其妻李氏也乃名臣李宥之女,这也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姻缘。



    这日家宴,吴安诗,吴安持夫妇,十七娘都是在场,至于几个孩童则由下人抱着在旁另一张小桌吃饭。



    席上众人不敢出声,唯有吴充言道,吏部打算荫补给吴育后人为官,按长幼分授予太常寺太祝,大理寺评事,秘书省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