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码头经营 表妹横祸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知道你是清白的,只是要你与王朴决裂,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只要你告发他,他必定恨你入骨,从此就不会再来纠缠你我,我们便能安心在一起长相厮守。”

  “是吗。”秦金玲有些不解,又有些心动,她还是不太放心,问道:“那我的名节怎么办,从此我哪里有脸去见人。”

  “我们以后就到南方去了,你不说,我不说,谁能知道,再说这件事从头到尾,我都一清二楚,怎会疑你,为了我,你受此委屈,我心里自然是明白的。你是个守身如玉的好姑娘,将来也会是个好娘子。”

  “嗯,只要你不疑我就好。”秦金玲挂满泪珠的脸上羞涩一笑,听了情郎的这番肺腑之言,心里甜滋滋的。

  从小长于深闺之中,不识生人的秦金玲以为这封告发信送出去的后果只是与王朴绝交,她本就十分痛恨这个表哥,故而没有过多犹豫,回房便写好交给陈名夏。但是此时王朴已经是一支募兵的节将,大明朝廷对待募兵一向十分慎重,因为这种军队战力强,又是只认钱的雇佣军,万一造反后果极为严重。

  山西监察御史孙榆见这封信涉及一个募兵节将,立刻便五百里快马急递御史台,第二天就上了廷议,普通百姓都知道生不入公门,死不入地狱,更何况这封信捅了天,被承上了金銮殿,想太原秦家这种毫无根基的小门户焉能承受随之而来的风暴,廷议必涉及党争,而一旦涉及党争就很难善罢。

  “臣左都督王威启奏,当时小儿王朴因过错被臣严惩,打昏厥了两次,在太原养伤两个月不能下榻,信中所言纯属污蔑。”左都督王威急了眼,急忙出列承奏。

  “臣礼部侍郎徐光启复议。王朴有才,恐惹人妒忌,设计陷害。”礼部侍郎徐光启出列力挺王威,朝堂上微微骚然,东林党居然跟武职勋贵搞到了一起,这是什么情况,他们不是一向不合吗。东林党能在历次党争中力克浙党、楚党、齐党、秦党、阉党,打遍天下无敌手,靠的就是全心全意党争,心无旁骛,不计后果。就是狭路相逢无节操者胜。很快一众东林党也纷纷出列复议,此时东林党在朝堂上人多势众,号称众正盈朝。

  崇祯想起前段时间关于平陆县剿贼的那三份搪报,战虽打赢了,但贼头跑了两个,监军御史黄大虎在搪报中痛斥王朴用兵呆板,暮气不可教。县令陈士良的搪报则是盛赞王朴善练兵,神甲营酷似魏武卒,惯于凭力制敌。王朴的搪报罗列了数字,如流水账一般,最后还有对自己失误的反省。给他的印象是王朴人如其名,朴实无华,既没有多大本事,也不弄虚作假。崇祯对王朴的印象不错,能练兵还老实的武将用起来更放心。

  “罢了,王朴平贼有功,赏银还未议,就要议罪,人家会寒心的。”崇祯下了定论,廷议转到了下一个议题。

  东林党的党争风格是不动手则矣,一旦动手就如狮子搏兔,必尽全力,绝不给敌人翻身的机会。很快锦衣卫就来到太原,秦家上下五十多口人就被下狱,论罪流放海南,主犯秦金玲更被卖入教坊司,倒霉的山西监察御史孙榆也被论罪革职。

  王朴震惊之余,决定亲自到太原教坊司赎秦金玲,他不敢想象从小娇生惯养的小表妹如果在那种地方受辱,该承受何等痛苦。

  然而当王朴带着银子日夜兼程赶到太原,问了教坊司才知道,秦金玲已被人高价买走,买主竟是老仇家本城的参将龚文达。明知上门要人必会受辱,可王朴实在没有法子,只能硬着头皮进了参将府。

  “龚大人,咱们同朝为官,驻地又近在咫尺,以后难免有并肩御敌,相互扶携的时候,今日王某有所求,秦家妹子听说就在贵府,只要龚大人肯开个价让给王某,这份人情就算我欠下,将来贼军万一从陕甘打过来,太原告急时我必定亲自率军来救,战场上还你人情。”王朴信誓旦旦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