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请丞相决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月二十八,白水关大战结束的半个月后,益州州治成都城外,东北郊。

  庞大的人群聚集在道路两旁,老人、妇女和孩子居多,还普遍都操着与本地人不同的南中口音,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伸长脖子的张望着,脸上还都写满了焦急、渴望与紧张,而当第一面赤红色的汉军旗帜出现在道路远处时,人群中也顿时就爆发出了巨大的声音,“回来了!”

  虽然有留守成都的汉军将士在现场维持秩序,然而巨大的人潮还是在瞬间冲乱了汉军的队列,无数的老人、女人和孩子流着眼泪,哭着喊着主动迎向从汉中归来的汉军队伍,既渴望早些与亲人见面,又害怕听到再也无法见到亲人的噩耗,心情激动而又矛盾。

  人潮与汉军队伍迎头相遇时,呼儿唤夫和叫父亲的声音也顿时响彻全场,汉军队伍也自起兵以来第一次出现全盘大乱,无数汉军将士忘记军队纪律,不惧军法威胁,迫不及待的脱离队伍,冲向人海寻找自己的父母妻儿,然后再当一些汉军将士终于在人群中找到家人时,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也随之出现。

  “爹!娘!”

  “良人!”

  “爹!爹!”

  有的汉军将士跪在父母面前,抱住父母的双腿嚎啕大哭;有的汉军将士拥抱住爱妻,与妻子紧搂着一起流下激动的泪水;还有的汉军将士抱起了孩子,将孩子高高抛到空中,和孩子一起一边笑一边哭。也有的汉军将士虽然找到家人,却再也没有办法见到在离别期间过世的父母……

  当然,还有更可怜更凄惨的,有的父母妻儿找到了儿子、丈夫和父亲的战友,却听到了他们儿子、丈夫和父亲已经壮烈殉国的噩耗,绝望而又痛苦的哭泣声音,也顿时在人群中响起……

  坐在车上看到这一幕幕感人画面,张志也不由流下了眼泪,还一边哭着一边冲下马车,冲到自己生父张容的面前抱住父亲大哭,张容则一边流泪,一边慈爱的拍着儿子头道:“后将军,我们几个老头子仔细商量过,觉得晋人朝廷提出的停战条件虽然苛刻,却也不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我们一致认为,只要晋人朝廷答应我们三个条件,我们就可以答应停战。”

  “那三个条件?”张志问道。

  “第一,释放陛下和安定王一家归国,让安定王的几个兄弟留在洛阳担当质子,享受王爵待遇。”黄涡振振有辞的说道:“第二,让我们陛下仍然担当皇帝,与晋人永为兄弟之国。第三,全面放开通商,让蜀地与中原互通有无。”

  常闳和杨仃等蜀中世家的家主纷纷附和,全都赞同这个有着很大讨价还价余地的提议,杜雄还又补充了一句,说道:“当然,陛下归国之后,首先得封后将军为丞相,知内外事,还有领益州牧。”

  杜雄这话提醒了霍弋和罗宪等人,罗宪也马上说道:“杜前辈所言极是,不管是陛下归国还是安定王归国,首先都得封后将军为丞相、知内外事,领益州牧,效仿当年的诸葛丞相,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

  “老夫赞同。”霍弋马上补充,说道:“后将军功高盖世,理应出任丞相。”

  张志还是不吭声,只是转向旁边的陈粲问道:“岳父,你是什么意思?”

  知道张志是在逼自己表态,原本不打算搀和的陈粲无可奈何,只能是开口这么说道:“后将军,下官只想提醒一句,东吴怎么办?我们与东吴缔结有盟约共同灭晋,倘若接受晋人提出的和谈条件,岂不是背信弃盟?东吴大怒之下,必然与我们刀兵相见,到时候受益的人会是谁?”

  “没错。”赵全等人赶紧附和,说道:“我们和东吴有盟在先,倘若背盟,东吴肯定会和我们翻脸开战,到了那个时候,晋贼就可以隔岸观火,坐收渔利了。”

  听到这话,山涛不仅没有着急气恼,相反还在心中冷笑道:“好,你的亲信反对停战,刘禅的旧臣支持停战,蜀中世家只想关起门来过安逸日子,不管你张志逆贼答不答应,你的内部都会分裂隔阂了。”

  这时,张志终于开口,说道:“众位,你们的意思我都明白了,都请安静吧,让我说几句。”

  众人立即闭嘴,也全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张志身上,张志则清了清嗓子,说道:“其实自收到晋人的国书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一定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霍老将军你们是陛下的旧臣,当然希望不管怎么样都先保住陛下的血脉要紧。赵全你们是跟着我起兵的毋敛老人,和我风雨同舟,当然希望我继续掌权,怕陛下或者安定王回来与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