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关门不如开门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再然后到了第二天,汉军才刚开始挑选俘虏上山砍柴,晋军战俘营顿时就炸开了锅,几乎所有的战俘全部冲到汉军将士面前请求上山砍柴,弄得留守战俘营的两千汉军都以为是发生了暴动,不得不紧急出动维持秩序,然后还不得不通过抽签让晋军战俘上山干活。

  从小就苦惯了的王衡也终于过上了几天好日子,和之前的把晋军士卒抓到就放不同,汉军这一次即便是在顺利拿下了临邛后,也没有逼着晋军士卒自择去留减少垃圾食品的消耗,选择了把抓获到的两万余晋军俘虏押解北上,王衡也因此每天早晚都能吃到一顿方便面,还吃到了新近才出现的压缩干粮——然后很自然的,用方铁桶把压缩干粮煮成甜粥的新吃法,也当天就在晋军俘虏的队伍中出现。

  让王衡等晋军俘虏奇怪,即便是把他们押回到了成都城下后,汉军仍然还是没有让他们自择去留,不少晋军俘虏也因此生出担忧。好在汉军方面也及时出面解释原因,坦然承认说汉军是把俘虏释放后,俘虏有可能会东进武阳归队,增加汉军夺取武阳的难度,所以这次打算把他们押到梓潼再释放,晋军俘虏也这才安下心来耐心等待。

  同一天,连城都没进的张志在中军大帐中召集汉军主要文武,召开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军事会议,讨论的问题则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乘着晋廷还没有派来援军的机会,顺势拿下剑阁重地?

  阎宇、杨稷、赵全和陈粲等人都赞同乘机拿下剑阁,原因也很简单,汉军只要顺利拿下剑阁,就等于是基本关上了成都平原的北大门,不但可以对成都平原上的晋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还可以在晋军派出后续援军时有天险可守,对汉军应对晋军的后续军队十分有利。

  霍弋、爨谷和薛让等稳重派却反对这么做,理由则是剑阁距离成都实在太远,同时剑阁关过于险峻,即便是汉军主力也未必有把握能顺利拿下,同时汉军就算堵住了剑阁关,晋军也可以通过邓结巴留下的阴平小道或者巴西郡境内的米仓道南下,直接杀入成都平原,所以霍弋等人主张北上拿下涪县即可,没必要这么急着把北线推进过远。

  让众人意外,仔细权衡了许久的利弊后,张志竟然做出了更加稳妥的第三选择,说道:“霍老将军和爨将军说得对,我们现在未必有把握拿得下剑阁,而且就算拿下了剑阁,我们也不可能彻底堵住晋贼后军的南下道路,所以没必要急着北上剑阁,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急着拿下涪县,北上到绵竹,拿下绵竹就足够了。”

  听到张志的这个决定,战术主张截然相反的阎宇和霍弋难免都是大惑不解,赵全还忍不住问道:“后将军,我们怎么就没有把握拿下剑阁了?象在临邛和味县一样,用火药把关门炸开不就行了?”

  “不可能了。”张志摇头,说道:“晋贼军队不是傻子,有了临邛的教训,以后我们再一次兵临城下时,守城的晋贼军队一定会马上把城门甬道堵死,司马望也一定会把这个情况派快马知会剑阁重地,所以以后我们再想攻城,就几乎没有可能再靠火药炸门得手了。”

  赵全无奈闭嘴,张志则又说道:“而且我们就算拿下了剑阁也真的作用不大,米仓道全线都被晋贼军队掌握,晋贼后军收到剑阁被我们光复的消息,也一定会改走米仓道南下,所以我们除非能拿下剑阁和巴西郡这些重地,还得有足够的兵力扼守各处关隘,否则就绝无可能挡住晋贼后军进兵成都平原。”

  “另外,把剑阁留给晋贼军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我们容易判断晋贼的进兵方向。”张志又说道:“只要剑阁还在晋贼手里,晋贼的后军就一定会走相对比较平坦的金牛道南下,我们也只要守住绵竹和雒城这两处重镇,就能让晋贼无法逼近成都,所以与其关门,不如开门,怎么都强过处处分兵设防,摊薄我们本来就严重不足的兵力。”

  杨稷和赵全等人点头,霍弋则盘算着问道:“后将军,那你决定北上到绵竹即止,也是因为我们的兵力问题了?”

  “除了兵力问题以外,我还担心骑兵问题。”张志答道:“晋贼军队此前攻打南中时出动的骑兵不多,是因为南中山高林密,道路崎岖狭窄,骑兵作用不大,但是成都平原却完全不同,地势平坦极其适合骑兵作战,所以我敢断定,晋贼出动的后续军队里一定骑兵众多,数量超过万人毫不稀奇。”

  “老将军,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北上推进到了涪县,也准备在涪县和晋贼后军决战,晋贼后军会怎军队十分有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