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岗寺经历1942年河南大饥荒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黄岗寺经历1942年河南大饥荒

  1942年春天,我的父亲出生于郑州西南黄岗寺的村庄。民国时期,黄岗寺隶属永康区,且是区政府办公所在地。村内曾经修筑有大寨,军事重地,经常驻军。1941年,日军进犯郑州后,到处残垣断壁,满目焦土。黄岗寺同样没有逃过这场日祸浩劫。

  次年,又逢河南“大饥荒”。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那时瘟疫盛行,村里人有很多人得了不明原因的怪病,疯疯傻傻的,光着身子满街乱跑。祖母三十岁左右得子,生下父亲。祖父曾经也得了那种怪病,在外面整天不知道回家。祖母每天愁容满面,泪水洗脸。

  在此之前,祖父祖母一直没有子嗣。祖母为此还从娘家亲戚张魏寨收养了我大姑。祖父祖母好不容易有了我的父亲,视若珍宝,可是不巧撞上灾荒年月,嗷嗷待铺中,没有足够的奶水养育。一个幼小的生命悬于一线之间。祖母托人带消息给远在陕西咸阳的姑祖母。

  说起姑祖母,抗战之前就四处逃荒,那时灾荒连年,一起逃亡的还有曾祖母。曾祖母逃难中饿死在外乡。随行还有其他几个乡亲。经过亲戚帮忙,几经周折,曾祖母的尸首才运回黄岗寺安葬。

  祖父从其中逃亡的乡亲那里得知,姑祖母逃荒到了陕西咸阳。祖父得到确切消息,找到陕西咸阳,在一个名叫豆马村姓冯的人家那里,看到了姑祖母,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做了人家的童养媳。此番前去,祖父一心一意要把妹妹带回去。可姑祖母那时机灵,不愿回去。她知道家乡闹饥荒,回去也是没有活路。再说这户人家对姑祖母也好。她从祖父得知一家人过不下去,就想办法,结果给把自己“卖”给婆家。祖父双手两眼热泪接过救命钱。后来,祖父很长一段时间瞒着,不敢向家里人说自己把妹妹“卖”了。还是本家一个大姑祖母,知道了情况,她本是火辣辣脾气,先是埋怨祖父,又不忍心看着妹妹远嫁千里。亲自跑到陕西要人,还要同冯家吵闹。姑祖母探亲时,祖父每当提起此事,总是自责。姑祖母却说这是心甘情愿,说祖父这样做是为了救自己的命。

  听祖父说,他从陕西回来路上还遇到了有队伍抓丁做苦力,祖父慌忙中把大洋藏了起来,用土块压住做了记号。后来祖父寻了个空,逃了出来,还好找回了所隐藏的那些大洋,总算把钱拿回了家里。

  姑祖母1940年左右,也生下了一个女孩子,刚刚几个月,同样是襁褓之中,嗷嗷待脯。从亲戚那里知道了河南大饥荒,知道了黄岗寺娘家的情况。郑县正逢大旱,蝗灾、疫灾、“汤灾”并行。姑祖母抱着孩子。带着口粮,千里迢迢,赶回郑县。

  当她见到我的父亲时候,只见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命如游丝,悬疑一线。姑祖母看着心疼,慌忙地解开衣服,父亲得救了。那时陕西还是个能吃饱饭的地方,姑祖母为了保住娘家唯一骨血千里迢迢从陕西而来,所带来的女婴,却活活饿死在河南。姑祖母提到这事,总是忍不住声音哽咽,泪水满面。

  那时日本兵也曾驻扎在过黄岗寺寨内。村里的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日本兵火烧黄岗寺,村内的房子付之一炬。日本兵在村子里到处抓丁。被抓走的人,至今仍有14人没有音信。我的祖父千方百计从日本兵魔爪里逃生。

  我的父亲在战乱年代保住了性命,很会过日子,攒钱也要去看看远方的姑母。钱攒够了,手中的大铜子儿也作废了。好像是因为全国解放了,大铜子儿得拿去兑换新币。父亲那时还小,不知道。

  父亲很爱学习,家里没钱,曾祖父请人写了蒙书教会父亲读书。解放后,父亲进入荆氏祠堂学习,后来考上了佛岗的郑州十三中,成绩优异,毕业后上了紫荆山附近的郑州回民中学。再后来成为下乡支教,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在曾经的黄岗寺中学教过书。姑祖母经常回娘家来郑州。祖父、祖母、姑祖母处得很好,一辈子没拌过一次嘴。

  每次来看到郑州发生很大的变化总是惊喜不已。姑祖母生前有96岁高龄。姑祖母最后一次来郑州在是2003年。姑祖母虽然古稀之年,脑子还很清醒,2016年的时候还想回郑州看一看,听说黄岗寺村改造了,家乡人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周围环境很优美,总想回郑州看看故乡的变化。她心里总是梦萦魂牵郑州这个家。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