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的中原窑厂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时,在南窑有条小铁路,用来运专门砖土的。小铁路在高高的土岗上,一直延伸到南乡,好像是到南四环和大学路附近。曾经我见过那里曾经有很深的土坑。都是窑厂拉土形成的。我小时候喜欢电影《铁道游击队》,对火车一直有很深的情结。平时野惯了,有次还爬上土岗上面看到铁路窄窄的。我曾和堂弟头戴柳条,扮作勇敢的“游击”队员,扒上缓缓行驶的运土小火车。坐到火车的车厢里,看着白杨树眼前身后的倒退,看看身上的军绿上衣,束着的皮带,互相开心的笑着喊着,胜利的感觉,油然心头。要不是巡逻的师傅发现,及时制止,真想随运土车奔向拉土的地方。

  中原窑厂厂办幼儿园东边,学校校园内,有两个防空洞,又深又黑,也是童年时代冒险的好去处。窑厂西门向南不远的小马路,坐落在绿草树林中的红砖红瓦小房子,里面生产汽水,职工凭票购买或者领取。村里去上班的黑蛋,老胖他爸都往家里带过。惹得俺这些农村里路过的小孩,大家手中没票,只有瞪大眼睛,舔着嘴巴。北窑门口,有个农村供销社,也是红砖红瓦,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连环画,攒钱买过好几本,内容很吸引人。供销社门口曾经有马路市场,包产到户后,农民自己种菜,爷爷经常来推车来叫卖蔬菜。那时附近乡村的人认为中原窑厂的职工极其家属是很神气的城里人。

  中原窑厂解决了七乡八镇的农村就业。黄岗寺村里人很多村民都去里面工作。当然意志不坚定的也回来了一些,留下的有的干了一辈子,都是精英。中原窑厂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光我知道的黄岗寺,张魏寨就有小土窑。其中黄岗寺就有三四个。烧砖烧瓦还烧花盆什么的。中原窑厂带动了这些村庄的经济。不过,生产出来房砖瓦,还数中原窑厂的最好。以前,黄岗寺高低不平的,靠着土窑,地面整得十分平坦。

  如今的郑飞社区,曾经的煤站、烟囱、砖窑、铁路、工人俱乐部,低矮的红瓦房早没影了。居民区内平房、瓦房、防空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居民楼房。过去的窄窄细细的小马路,沿路荒草地白杨树也不见了,迎来了笔直的淮南街道和航海北街。原来小铁路存在过的地方是巍峨的社区大门。如今的厂区设备尖端,与国际接轨。宽达百米南三环,早已取代了穿过土岗孔洞的小马路,立交桥,过街天桥如长虹卧波,道路绿化带更是树木挺拔,花团锦簇。医院、学校、酒店、写字楼现代化。社区绿树成荫,花园成片。童年的中原窑厂如时代印记,永驻在我的记忆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