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带伤上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wx.l</p>陈雷乘坐黄包车,先去了一趟法租界内由法国人开的一家名字叫“圣玛利亚”的医院,花了大概半个钟头的时间,清洗伤口和消炎换药。

  离开圣玛利亚医院以后,陈雷在乘坐一辆黄包车,直奔位于上海滩闸北地区宝山路上的岩井公馆上班,这个时候,已经到了上午的大概九点半钟。

  宝山路是位于上海滩闸北地区东部的一条主要街道,南北走向,总长大约1756米,路宽在13.3米和32米之间,在街道两侧一度商业繁荣。

  可惜的是,历经1927年的四一二事变、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导致宝山路受到重创,尽管截止到1938年的秋天,宝山路南段的商业得到部分恢复,大部分的地方演变为贫民窟。

  而岩井一郎刚创办不久的这个岩井公馆,对外叫做“特别调查所”,办公场所是一个修筑有三米高的院墙,上面安装了电网,在宝山路那侧留有一个大门,24小时被日本宪兵队把守。

  在这个院子之内,共计有四栋楼房,招募的华籍员工多为曾经留学日本归来的学生为主,陈雷之所以能够成为岩井一郎的助手,是岩井公馆的二号人物,就是三十岁的他,在五年之前留学日本,且是在日本最好的大学念书,跟年龄稍长他三岁的岩井一郎有同窗之谊。

  当黄包车夫把陈雷拉到了岩井公馆位于宝山路一侧的大门口后,他付了钱,就直奔二十多米开外的岩井公馆院门而去。

  岩井公馆的院子大门口处,并未悬挂任何牌匾,但是途径此人的人,看到看守院门的是荷枪实弹的日本宪兵,便也能够猜出个三五分,这院子里面肯定是日本人办公的地方。

  按照岩井一郎制定的进入岩井公馆的要求,凡是出入岩井公馆的工作人员,在院门口处,必须向看守的日本宪兵出示工作证件,待核实后方可出入。

  不过,陈雷在这个特别调查所成立之初,就被岩井一郎任命为副所长,负责看守院门的日本宪兵,不必检查他的个人证件,即可只有出入岩井公馆,今个儿自然也不例外。

  不仅如此,当陈雷走到紧闭着的院门前时,负责看守院门的五名日本宪兵,在打开院门之前,纷纷向他点头哈腰问好,而陈雷也微微颔首以对。

  进入到了岩井公馆后,陈雷就直奔他位于甲字楼三层的办公室,这四栋共计建伟四层的办公楼,按照距离院门的远近,被陈雷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楼,以此作为区分。

  刚在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定,陈雷稍事停顿,就拿起他办公桌上三部电话中,位于左侧的那一部电话,接通到电话局,跟听筒另外一端的接线员说道:“你好,我是岩井公馆的陈雷,帮我接通一下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岩井一郎的办公室,谢谢。”

  为了掩人耳目,这个位于宝山路的日本军政府外交口的情报机构,在日本内部,以及此后被汪伪知晓后,统一叫做特别调查所,而对外一律称为岩井公馆。

  虽然,岩井公馆是由岩井一郎一手创办,可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此办公,更多的时候是待在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内工作。

  因为岩井一郎除了是这个特别调查所的所长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日本驻上海中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后来升任为总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