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新闻人物(二合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如意看了自己媳妇一眼,冲着方卓笑笑。



    买房的话题就在这里终结,两人转而聊起一些临安的变化。



    方卓还是比较关心自己的第二故乡的,除了羊城附近,他考虑着长三角附近也可以做一处仓储和配送中心,尤其这里的快递行业比较有所发展,大家都对新事物接受的很快。



    这顿晚餐吃得很愉快,仿佛真吃出几分忘年交的意思。



    方卓在李如意和徐惠芬热情的挽留声中告辞离开,约好有时间再登门尝尝其它菜式。



    等到方卓离开,徐惠芬向丈夫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讲,人家是上了新闻的人啊!”



    “我讲过啊,他就是很厉害啊。”李如意摇头,“我看他吃得挺开心,你急个什么劲。哎对,你之前不还不同意再买一套房呢。”



    “那不一样,我是什么眼光,你是什么眼光,上电视的人又是什么眼光?”徐惠芬边收拾碗碟边说道,“人家好心好意的指点,这要不听不就成了倔驴!”



    李如意嘀咕了一声:“倔驴。”



    “洗碗去吧。”徐惠芬瞪了一眼,“我问问我姐,看她手里还有没有闲钱。”



    “还有,下回人家来的时候把女儿喊上来见见她叔,帮忙指点指点以后上大学学啥。”



    李如意无奈应下,还下回呢,下回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



    10月6号,方卓回到申城。



    他人还没到办公室里,手机里就接到记者的采访请求。



    这一回不是央视财经,但来头也不小,是《经济参考报》的记者。



    《经济参考报》81年创刊,是国内最早的全国性经济类报纸,它隶属于新华社,有着比较高端的定位。



    方卓和记者约好下午在公司见面,上午便没往恒隆广场去,跑了一趟交大,找产品经理许柯登聊了一会,又考虑接下来的局面要怎么整。



    下午两点钟,方卓出现在公司,先是被惊喜的员工们夹道关心,然后才如约等来记者上门。



    “你怎么看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你对线上医疗有什么样的预期?”



    “你怎么看高速发展下的行业监管?”



    刚一采访,这记者钱烽原愣是抛出三个大问题让方卓见识到什么叫高端定位——“竭诚为政府官员、企业主体、研究人员、白领阶层和其他关注国计民生、自身经济利益的高端读者,提供权威,实用、高水准、高价值的决策参考”。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速度将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线上医疗不是时下的命题,但它的前景很好。”



    “行业监管必须跟上行业发展,企业本身要自律,但发展才是企业最重要的问题,监管更多的是行政责任,不能强行要求企业十全十美。”



    方卓面对问题没有露怯,回答的既坚定又简单。



    记者钱烽原觉得这就是青年创业者的胆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思索着把话题降维,问道:“挂号网打算什么时候上市?”



    “合适的时候。”方卓笑着回答。



    “你觉得类似于挂号网这种将互联网和具体场景结合起来的方向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