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春瘟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着他语气漠然道:“朝堂上君无戏言,翰林院还是陛下的院子,岂容得你们这些老头子想留谁就谁,想赶谁便赶谁,你们当这是你们府院,像赶你们家丁仆人一样驱赶他吗?”说着指了指葛胤,一张阔脸肃穆威仪,让人望之生畏。</p>

  冯参与孙成两个人吓得躲到一旁,连大气都不敢一出,生怕这两边人的战火蔓延到自己身上来,且在心里不断庆幸自己幸好没有提出异议,免得遭到这些老学究的记恨。</p>

  王安石斥责的语气渐渐平缓了许多,他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道:“哎,你们这些老前辈、大儒士如此驱赶一个晚辈,这等心胸真是会让人笑掉大牙,这一点倒是要学学苏东坡,一门苏氏,囊尽天下英才。”</p>

  说着看了葛胤一眼,淡淡地说:“也罢,本相最近正头疼,汴梁近郊几个村镇突发瘟疫一事,手头上缺些能干些实事的人才,你们翰林院个个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从来不闻窗外事,只念你等圣贤书,也请不了你们帮衬...”</p>

  还未等王安石说完,众人瞠目结舌,异口同声道:“瘟疫?”</p>

  章惇颔首解释道:“是的,春瘟来势汹汹,陛下担心此春瘟蔓延扩散,殃及京都,百姓受苦,已经连续两个晚上不眠不休,与几位大臣商量对策。”</p>

  王安石注视着葛胤,问道:“葛胤,春瘟很可怕,如今并无良药可以压制,此次随本相去压</p>

  制春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你可愿意?”</p>

  葛胤眸光一亮,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顿觉浑身沸腾,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应道:“下臣葛胤,愿意。”</p>

  ※※※</p>

  大宋,翰林院门外。</p>

  王安石拍了拍葛胤肩头,正色道:“少年人的心性确实是该出去闯荡,才有一番作为,这偌大的翰林院一板一眼的咬文嚼字,着实会消磨年轻人的斗志,出来也好。葛胤你且回家休息,明儿便随章惇前往重症疫区,年轻人,任重而道远啊。”</p>

  葛胤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摇首道:“葛胤毫不畏惧,只要能为国尽忠,为民效劳,就算死在疫区,也死得其所,了无遗憾。”</p>

  “行,葛胤你果然是未来的国之栋梁,今日你离开翰林院,希望未来你的仕途会超越翰林院那些老学究和与你一同考入殿试的进士们。”章惇目露激赏眼光仔细打量着葛胤,拍了拍他的后背,回道:“你先回去,明儿找我章子厚。”</p>

  葛胤应了一声,朝王安石与章惇行了一个九十度的礼,转身离开。</p>

  王安石与章惇望着葛胤行走的背影许久不说话,直到章惇实在按捺不住,问道:“相爷,这年轻人太过刚硬,太过执着,真的适合入我革新一派吗?”</p>

  “执着也好,刚硬也罢,他是难得的人才,况且他已经把那些老学究得罪地差不多,本相正值用人之际,此人当用。”</p>

  王安石说着摊开手,恻然道:“本相此刻用了他,就算当初他有对本相有何偏颇之意,本相尽弃前嫌,委以重用。与司马君实一党比之,自然高下立判,陛下的龙心又会向着谁一些,再说少年人还未定性,这刚与柔不都是可以靠本相的双手塑造而成吗?”</p>

  葛胤独自穿过平日里熙熙攘攘而今时却冷冷清清的虹桥,行色匆匆的行人从他身边撞肩而过,由于葛胤太过专注于自己所思所想之中,故而浑然不在意他人的冲撞。</p>

  当葛胤目光漫无目的地望向桥下的河流时,不由一愣,张了张口,露出匪夷之色,原来虹桥下川流不息的汴河之水竟飘浮着一层薄薄紫色泡沫。</p>

  一条滋养着千千万万的汴梁人的河水如今全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河面上没有了过往的货船,码头旁不见鱼贯排队光着膀子的搬货郎,就连河岸边摆摊叫卖的小贩都人去摊空,一派死气沉沉的萧条景象。</p>

  葛胤见状莫名感到一阵心悸,隐隐觉得似乎有什么重大灾难降临这座繁华的都城。</p>

  不知不觉这个身穿官袍、仪表堂堂的英俊青年走到了一条街坊之中,他斜斜睨了左上角一眼,眼前的阁楼正是乐音坊,只是今日的乐音坊门可罗雀,比之初见却显得冷清。</p>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