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灯市猜谜遇难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姜仪自小很爱猜谜和脑筋急转弯,此时见到这些有挑战性的谜语,不由得闭目沉思起来。

  旁边一个看上去四十有余,书生打扮的家伙摇头晃脑喟叹;“哎呀,这个实在太难了,我看了半天,只猜出两个名人啊。”

  站在他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样子也是读书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功名,他接过话道;“能猜出两个已经不错了,我看了半天,一个都没猜出来呢。”

  老书生轻蔑的道;“那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多,你应该多看典籍。”

  年轻读书人听了有些不服,便反问;“哦~却不知道你猜出了那两句诗?”

  老书生得意的道;“第二句啊,凿壁偷光的不是匡衡么?匡衡是历史上有名的学问家,小时候家里穷点不起灯,他为了学习,就把墙壁凿穿了,偷邻居的光来读书。”

  年轻读书人忍俊不禁;“噗……”

  “你笑啥?”老书生白了他一眼,怒问。

  “没没,你继续说。”

  老书生也没计较,又道;“还有第五句;人人皆戴子瞻帽,说的是苏轼苏东坡,他字子瞻,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经发明一种长筒帽流行一时,所以这句就是指苏东坡。”

  “哈哈哈……”年轻读书人大笑;“如果谜底是这般容易,任谁都能猜出来啦。”

  老书生摇摇头道,讥讽道;“啧啧,你自己不学无术,连这些历史名人都不知道,我猜出来还笑我不对,真是不知所谓!”

  年轻读书人反驳道;“放你的狗屁,你真以为我不知道匡衡和苏东坡的这些事吗?只是这谜语深奥,绝不是明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紧接着又道;“如果按照你这样说,那迟归路上长忆母这句,就是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咯?门状送还王介甫的就是王安石咯?”

  老书生顿时如醍醐灌顶般道;“咦,对哦,这句的历史名人就是孟郊和王安石啦。”

  年轻读书人吐出两个字;“天真!”

  “你说谁天真?!”

  “难道不是吗?”

  老书生一把年纪被一个毛头小子说天真,气得胡子乱颤,伸手指着他怒道;“你年纪轻轻,童生都不是吧?居然说我天真,要不我们打个赌,如果这四句句不是说这四个历史名人,我就……我就输你八百铜。”

  “好,我跟你读,如果是这四人,我输你三百铜……”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的,好不热闹。

  旁边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两个穿着秀才襕衫的人听了,鄙夷的看着两人笑笑。

  其中一个说;“李兄,你猜出了几个?”

  被称为李兄的秀才无奈的摇摇头,苦笑着说;“我就猜出两个,一个是第二句的诸葛孔明,一个是第六句的太公望。”

  “我也是!”

  众人的议论纷纷,姜仪却如入定老僧一般,不知过了多久,她牟然睁开雪亮的眼睛,嘴角往上一翘,情不自禁的兴奋大喊一句;“我猜出来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