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面试待业青年(求月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是啊,你们两个都当官了,以后可以拿出点当官的样子来。

  当然了,让你们有当官的样子,可不是摆官架子,耍威风,而是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家具厂的发展中来。”

  “我明白,我爹就是小队长,我这个车间主任不就是和小队长一样吗,带着大家伙搞生产。”大姐夫笑着说道。

  “对,大姐夫你这么理解没错,就是带着大家伙搞生产,把生产搞上去,大家伙多赚钱,才能更加拥护你。”张俊平笑着点点头。

  “那我这个质检部主任是不是就相当于大队书记?”

  “狗屁,老子才是个小队长,你他娘的还想当大队书记?你想的美!”不等张俊平开口说话,大姐夫先不乐意了。

  “我怎么不能是大队书记了?大队书记不就是抓错误的吗?”

  张俊平忍着笑给三哥解释道:“三哥,大队书记不是抓错误,人家那是抓思想工作,负责引领整个大队的正确的政治道路上前进。

  你这个质检部主任,是技术性岗位,相当于农技站的技术员,负责指导大家生产,减少因错误生产方式造成的损失。”

  “哦,这样啊!平子,你放心,我保证把质量管好,只是,这个我没干过,不知道该怎么干啊!”三哥前脚保证完,后脚就有些尴尬的挠头道。

  “你看我每次来,都拿拐尺把你们加工的家具部件量一遍,这个就是质量监督检查。”

  “哦,就这个啊!”三哥恍然道。

  “对,就是这个,你的权利和责任可是非常大。

  等这一批学徒工完成培训后,咱们就开始执行绩效工资,除了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之外还会按件计酬。

  到那个时候,每个人每天的生产量,合格率都将成为计算薪酬的基础数据。

  这些基础数据哪里来的?你每天检查质量的记录,汇总起来就是计酬的基础数据。”

  “啊?!你让我检查质量这个我能干,可是你让我去统计那什么率,我可不行,我小学都没毕业……”

  “三哥,这个你不用担心,明天面试的时候,我给你挑个帮手,帮你统计合格率。”

  交代完大姐夫和三哥,让他们去干活,张俊平又找到大姐。

  “大姐……”

  “前天店里忙不忙?”

  “挺忙的,一套定出去一百八十多套家具……”张俊平又对大姐说了一遍。

  “一百八十多套家具,那得做到什么时候?”

  “明天就开始招人,慢慢做吧。

  我计划招完这一批人之后,等过了年,再从家里带点人过来……”

  “对,咱们不能全都用当地的人,要不不好管理,最后从咱们家带的人和当地找的人差不多,这样才好管理。”大姐很是认同的说道。

  “呵呵,大姐还是你看的明白,我还真没想到这一块,就是想着,现在多少也算有点本事,咱总要想着帮帮家里人。”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你可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全村老少可都指望着你以后出息了,拉一把呢。”

  “大姐,让你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身上好像背了一座山一样。”张俊平苦笑道。

  他现在能体会当初前身的感受了,全村希望,r />   “明天就开始招人,慢慢做吧。

  我计划招完这一批人之后,等过了年,再从家里带点人过来……”

  “对,咱们不能全都用当地的人,要不不好管理,最后从咱们家带的人和当地找的人差不多,这样才好管理。”大姐很是认同的说道。

  “呵呵,大姐还是你看的明白,我还真没想到这一块,就是想着,现在多少也算有点本事,咱总要想着帮帮家里人。”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你可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全村老少可都指望着你以后出息了,拉一把呢。”

  “大姐,让你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身上好像背了一座山一样。”张俊平苦笑道。

  他现在能体会当初前身的感受了,全村希望,这样的希望就是一座大山,还是泰山那样的山。

  前身暑假不回家,到处找机会赚钱,最后饿死街头,就是被这压力给逼得。

  “也不是说逼你做什么,只是希望你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了,不要忘了乡亲们,力所能及的能帮就帮一把。”

  “我知道,我这不是在帮了。”

  “你不知道,你写信回去,说开家具店让我带人来北京帮你,收到信的时候,咱爷(放言,爸爸的意思)有多高兴,比你考上大学还高兴。

  只说你出息了,非要摆酒不行。”

  “咱爷就是好面子,当了一辈子队长,家里都快吃不上饭了,还死要面子。”

  “谁说不是,你也别有什么负担,能帮就帮,不能帮千万别逞能。”大姐说着笑了起来,“你现在,只要这个家具店好好干,还真是全村人都能跟着沾光。”

  “那行,回头我就给咱爷写信,让他在家组织人好好学习木匠手艺,以后把咱们村发展成木匠村。”

  “那感情好,你要真能把咱村发展成木匠村,那咱爷还不得高兴的三天三夜不回家。”大姐笑道。

  “嗯,有可能,这回估计得跑县城去转悠几圈。”

  张俊平的父亲,谁都无可否认是一位好大队干部,可就说有点喜欢显摆,一旦有什么高兴的事,最喜欢做的庆祝方式,就是披着个棉袄在村里四处转悠。

  根据喜事的大小,转悠的时间也不一样,张俊平考试大学的时候,父亲愣神披着褂子,在外面转悠了一天一夜。

  村里转完,跑公社转悠,公社转完又跑其他村里转悠。

  和大姐说了会话,张俊平来到书房,继续画《西游记》的人物形象。

 &em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