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我的真相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南京城,五军都督府的大堂内,一副巨大的舆图前,一群五军都督府的勋贵与将领在议论纷纷。</p><p>“广德州这边大概能够抽出五千兵马。”</p><p>“太少了,松江府的金山卫呢?”</p><p>“只有三千,他们总共才五千多人的兵额。”</p><p>“能不能从扬州抽调一些盐兵?扬州卫所糜烂,盐兵却很精锐。如有得力武臣前往,调集五六千人应该没问题。”</p><p>“然后是大江上游,庐州,安庆,九江诸府之军,我们可安排水师运兵,最多七日可至南京。”</p><p>“太慢!七天,七天之后估计杭州城都要被林紫阳打下来了。”</p><p>就在众人筹谋着如何调兵遣将之时,堂外却传出了一阵哗然声响。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所以。</p><p>直到有一位穿着内缉事监服饰的千户,匆匆走到了秦明玉面前。</p><p>“公公,镇江那边来了飞符。李轩兄弟守住了北固山,林紫阳麾下的精锐一战尽没,全军大溃!”</p><p>这堂内顿时又嗡的一声响,几乎所有人都是震动不已,面面相觑。</p><p>“林紫阳全军大溃?消息可确证了?”</p><p>秦明玉有些不敢置信的询问道:“可是崇明岛水师及时赶到了?林紫阳是怎么败的?”</p><p>“已经多方确证,六道司那边收到的消息是,镇江军全军覆没,林紫阳死于随后赶至的仇千秋之手。”</p><p>那位千户微躬着身,神色肃穆的答着:“崇明岛水师确已抵达,然而在水师与仇千秋赶至之前,镇江军已经全军大溃。据说是李轩兄弟设计,用面粉引发爆炸,将镇江军精锐杀伤殆尽。”</p><p>他可能知道自己最后这一句,有些让人难以置信,又随后追加了一句:“如今各方的渠道都是这么回报的,应该不会有假。”</p><p>可这堂内的众人,还是各自面现出匪夷所思之色。</p><p>“面粉?拿来做面条包子的东西?这是开什么玩笑?”</p><p>“怎么可能?那玩意也能爆炸?这岂非是天方夜谭?”</p><p>“见了鬼!我天天吃包子水饺,也没见它们爆炸啊?”</p><p>“这是下面的人搞错了吧?可能是用了其它什么方法?”</p><p>“难以置信,两个臭乳未干的小子,真的让林紫阳全军大溃?”</p><p>这个时候,在五军都督府大堂后方的一间内室,虞见济将手里的一团面粉洒出,随着旁边一位术师施加风压,再以雷电点燃。这团粉尘果然爆开,喷出了剧烈的火舌。</p><p>“还真的能够爆炸!”</p><p>虞见济一声呢喃:“真是奇思妙想,若非亲眼见到,孤万万无法置信。如此说来,前方的军报竟是真的?李轩兄弟真的击溃了镇江军?”</p><p>“吾等为二皇子贺!”</p><p>国子监祭酒权顶天与南京兵部尚书尉知礼一同,朝着虞见济一礼:“林紫阳战死,镇江军已溃,这场弥天大祸已经消于无形。”</p><p>“幸赖李炎忠勇,李轩忠义。”虞见济也微微颔首:“记得今日凌晨,孤听闻镇江军反,只觉是腹背生寒,汗透重衣。只以为这次孤多半是要愧对于父皇的托付,江浙之地,怕是难免一场兵灾。幸在有忠臣良将,使江南上千万生灵免于灾劫。”</p><p>“然则这后续之事,仍需处理妥当,否则后患无穷。”尉知礼拱手一揖:“臣稍后就去镇江走一趟,必使殿下与皇上无忧。”</p><p>“有劳大司马!”虞见济回了一礼:“镇江军将士,还有那些漕夫流民,大多都是被林紫阳裹挟,还请大司马酌情处置。”</p><p>此时权顶天,却蹙着眉:“镇江那边虽然紧要,却还不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殿下,臣现在是既担心漕运,又心忧大江江防。”</p><p>“此事的确可忧!”</p><p>虞见济眯起了眼:“近日以来弥勒教的种种举止,分明是要阻断漕运。还有林紫阳的那些军资,那些兵器,究竟是从何而来?需知这位,是五年前才孤身至镇江任职,却在短短时间内,拥有了武装近十万人的财力。这种种情势,已让孤食不甘味,难以安枕。</p><p>所以即便祭酒不说,孤也是要给父皇上本,保奏诚意伯李承基官复原职的。如今唯有这位,才能镇压住大江江防,威慑宵小,也唯有诚意伯,才能让孤安心。”</p><p>权顶天与尉知礼对视了一眼,前者心悦诚服道:“殿下明鉴万里,要想平复大江两岸局面,确非诚意伯李承基莫属!臣也当具本保奏。”</p><p>尉知礼也道:“诚意伯深知兵法,水战无双,为人也很忠厚,极有臣节。这样一位人物投闲置散,确实是朝廷的损失。臣会联络好友同僚,为诚意伯说话。</p><p&p><p>“有劳大司马!”虞见济回了一礼:“镇江军将士,还有那些漕夫流民,大多都是被林紫阳裹挟,还请大司马酌情处置。”</p><p>此时权顶天,却蹙着眉:“镇江那边虽然紧要,却还不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殿下,臣现在是既担心漕运,又心忧大江江防。”</p><p>“此事的确可忧!”</p><p>虞见济眯起了眼:“近日以来弥勒教的种种举止,分明是要阻断漕运。还有林紫阳的那些军资,那些兵器,究竟是从何而来?需知这位,是五年前才孤身至镇江任职,却在短短时间内,拥有了武装近十万人的财力。这种种情势,已让孤食不甘味,难以安枕。</p><p>所以即便祭酒不说,孤也是要给父皇上本,保奏诚意伯李承基官复原职的。如今唯有这位,才能镇压住大江江防,威慑宵小,也唯有诚意伯,才能让孤安心。”</p><p>权顶天与尉知礼对视了一眼,前者心悦诚服道:“殿下明鉴万里,要想平复大江两岸局面,确非诚意伯李承基莫属!臣也当具本保奏。”</p><p>尉知礼也道:“诚意伯深知兵法,水战无双,为人也很忠厚,极有臣节。这样一位人物投闲置散,确实是朝廷的损失。臣会联络好友同僚,为诚意伯说话。</p><p>且以臣之见,镇江乱后,陛下与于少保也定不会容许南直隶再生事端,而如今有威望统辖水师,肃清大江上下的,也唯有诚意伯这样的东南巨柱。”</p><p>“大司马之言甚是”</p><p>虞见济正说着话,却忽然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p><p>权顶天与尉知礼二人见状,不禁眼含忧色的面面相觑。</p><p>虞见济好不容易将咳嗽压下来,就苦笑道:“这是之前渡江时的旧伤,二位无需忧虑,我已请保圣寺的真如大师前来。他是大药师佛的在世化身,佛法无边,医道通神。我去年偶患重疾,就是由真如大师妙手回春,不过数日就让我痊愈。”</p><p>权顶天与尉知礼这才神色一松,他们也听说过真如大师之名。那不但是一位声名直追江云旗的医道国手,且佛法高深。年纪轻轻,就被无数信徒信奉,被认为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在世化身。</p><p>逆水航行于大江之上的楼船中,当薛云柔从入定中苏醒过来的时候,眼中就不由自禁的滋生喜意。</p><p>这次她虽然受伤不轻,也不知是肺腑五脏与元神,都被林紫阳一指撼动之故。她的元神竟然开始了蜕变,已在灵台之内,逐渐凝聚成一个蜷缩的婴儿形状,就像是孕妇肚中的胎儿。</p><p>这正是第三门地门已被打开的征兆,这个境界在术修当中也名为元神,共有元胎,婴儿,阴神三重楼。</p><p>这个门槛跨过去,术师的实力就会有一个极大的蜕变,能够真正做到沟通天地,化万物之力为己用。</p><p>就薛云柔自身而言,她的实力必将增长一,二十倍都不止,她那一身的上品法器,将在她的手中真正绽放光彩。</p><p>当薛云柔喜滋滋的从床上下来,就不自禁的想,李轩他现在在做什么?如果得知自己突破了,会不会也很高兴?</p><p>然后她的视角余光就望见了窗户外,李轩与罗烟二人正从外面的廊道经过,罗烟走在后面,一副懒懒散散,百无聊赖的模样前面的李轩则背负着手,面色沉肃。</p><p>薛云柔的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许多问号,心想轩郎这么严肃的模样,是想要干啥?</p><p>她没怎么细想,就直接推门而出,准备去寻李轩分享自己的喜悦看这两人的方向,应该是去了船尾。</p><p>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