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度牒赐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儒首的声音刚落,千百倍于之前的浩然正气从空中坠落而下,狠狠的砸在陈少君身上,啊,那一刹,即便以陈少君的忍耐力,也忍不住发出一阵痛苦的惨叫,那一刹,他感觉自己被彻底的撕裂了。</p><p>而时间在这一刻也仿佛变得无比的漫长,每一次痛苦,都被拉的无尽漫长。</p><p>好像只有一刹那,又好像过了无数个漫长的世纪,就在陈少君感觉这种痛苦和煎熬似乎永无边际之时,那种似乎永无止境的冲刷似乎削弱了许多,那种极致的痛苦突然消失不见,只剩下些微的麻痹。</p><p>而陈少君脑海中那两张金色书页也浮现空中,传过来一股醇厚的力量,减轻着陈少君身体的痛苦,但陈少君很快就无暇顾及这些了。</p><p>就在这一刹,他分明看到了一缕缕截然不同的银色丝茧般的力量,从头顶的浩气长河中冲刷而出,一丝丝一缕缕汇聚身前,然后仿佛结茧般化成一枚龟壳状东西。</p><p>“要出来了!不知道会是什么?”</p><p>“终于熬过去了,诸子先圣已经认可了他!”</p><p>“儒家五常七义,不知道他选择的是哪条道路?”</p><p>……</p><p>一阵阵声音似远似近,突然从远处传来,就在这圆环状祭坛的两端,两名大宗师不自觉的走上前来,眼中露出了紧张的神色。</p><p>而包括儒首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少君身前那白色丝茧构成的龟壳状东西上。</p><p>“这是……度牒?”</p><p>那一刹,陈少君福至心灵,突然明白了什么。</p><p>儒道中人,达到大儒境界之后,想要将体内的文气转化成浩然正气,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必须前往圣庙,获得度牒。</p><p>陈少君一直以为度牒是某种令牌,或者令简之类的东西,是只有圣庙才可以给予的,但是这一刻他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度牒是只有接受浩气长河的洗礼和净化,获得诸子先圣意志认可,同时由心中的某种心念,凝聚而成的东西。</p><p>这种东西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获得。</p><p>咝,就这么片刻的时间,那枚指甲大小的龟壳状度牒不断变化,越来越凝实,也越来越清晰,很快,一个细小的黑色的古篆字体立即浮现在了这枚白色度牒的表面。</p><p>“这是……义?”</p><p>这一刹,就连陈少君都看的清清楚楚,尽管和一般的古篆字体不太一样,而且那道文字之中隐隐还蕴含着一股莫大的天地规则和大道之力,但陈少君辨认了出来。</p><p>这个字的结构实在是太简单了。</p><p>“居然是义?”</p><p>而几乎是同时,儒首和两位儒道大宗师也看到了度牒上的文字,几人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和震动。</p><p>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看起来简单,特别是仁义二字更是儒道的核心,但在实际转化过程中,进入圣庙的儒道士子很少有能够获得这两个字的。</p><p>不是因为其他的,而是因为和其他的字相比,这两个字拥有着特殊的分量。</p><p>孔曰仁,孟曰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两个字代表的乃是先圣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的认可,而其他字体代表的则是诸子的认同。</p><p>进入圣庙的人,大部分获得的都是诸子的认可,还从没有人能够直接获得二圣的承认。</p><p>远古已逝,上古难追,诸子的光辉早已消失在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难以追忆,更不用说是孔孟二圣了。</p><p>“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是二圣的度牒!”</p><p>“他竟然能够获得二圣的认同,简直难以置信。”</p><p>“而且为什么会是义字?儒道的核心不是仁吗?这不是最容易获得的吗,为什么他的反而是义?”</p><p>“这些已经不重要,二圣的意识竟然能从浩气长河中苏醒,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这孩子的悟性和天分,简直难以置信。”</p><p>“只可惜,他的境界还低了一点,单单鸿儒境还不足以让二圣显圣,不然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查知更多的东西。”</p><p>……</p><p>两名儒道大宗师原本是因为儒首的命令,以及陈少君在群英殿中做出的那篇圣贤文章,才破例在此和儒首一起三人为他主持转化仪式。</p><p>然而看到这枚度牒,两人看向陈少君的目光,顿时和之前截然不同。</p><p>“不对,好像还有东西!”</p><p>突然,一名大宗师似乎感应到了什么,身躯一颤,突然开口道。</p><p>果不其然,只不过须臾的时间,那有如九天银河般,从无尽的高空深处冲刷而下的浩气长河中,再次发生变化,又是一缕缕有如丝茧般的白色毫光从中分离而出,在陈少君的身前凝聚成型,迅速化为第二枚儒道度牒。</p><p>“这是……”</p><p>这一刹那,认同,简直难以置信。”</p><p>“而且为什么会是义字?儒道的核心不是仁吗?这不是最容易获得的吗,为什么他的反而是义?”</p><p>“这些已经不重要,二圣的意识竟然能从浩气长河中苏醒,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这孩子的悟性和天分,简直难以置信。”</p><p>“只可惜,他的境界还低了一点,单单鸿儒境还不足以让二圣显圣,不然的话,我们或许可以查知更多的东西。”</p><p>……</p><p>两名儒道大宗师原本是因为儒首的命令,以及陈少君在群英殿中做出的那篇圣贤文章,才破例在此和儒首一起三人为他主持转化仪式。</p><p>然而看到这枚度牒,两人看向陈少君的目光,顿时和之前截然不同。</p><p>“不对,好像还有东西!”</p><p>突然,一名大宗师似乎感应到了什么,身躯一颤,突然开口道。</p><p>果不其然,只不过须臾的时间,那有如九天银河般,从无尽的高空深处冲刷而下的浩气长河中,再次发生变化,又是一缕缕有如丝茧般的白色毫光从中分离而出,在陈少君的身前凝聚成型,迅速化为第二枚儒道度牒。</p><p>“这是……”</p><p>这一刹那,别说是两位儒道大宗师,就连陈少君都意外不已。</p><p>这些度牒看起来非常特别,当它们凝聚成型的时候,陈少君甚至感觉这些度牒和自己血脉相连,随着自己的呼吸不停呼应,就仿佛是自己灵魂的一部分。</p><p>“是智!”</p><p>只不过片刻,陈少君就清醒过来,随后看到了第二枚度牒上的文字。</p><p>陈少君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却明显看到两位儒道大宗师和身前的儒首目光陡然变得雪亮无比。</p><p>“他竟然能够同时获得二圣和诸子的认同,简直难以置信。”</p><p>“哈哈,好!陈少君,我果然没看错你。”</p><p>“竟然是智,义和智竟然同时出现在这孩子身上,或许儒首大人的判断都错了,这孩子未来的成就恐怕远不止圣贤。”</p><p>……</p><p>几人的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惊喜。</p><p>一个人竟然能够同时获得两种认同,出现两枚度牒,这种情况简直绝无仅有,但让儒首和两位儒道大宗师惊喜的远不止是这个。</p><p>智字代表着无上的悟性和进步的可能。</p><p>陈少君能够获得二圣的义字,早已证明他的品德没有问题,而群英殿中,陈少君写出文演天地的篇章,也早就证明他未来绝对能够成就圣贤级别,但是如果配合悟性,那就说明他未来的最终成就,必定在圣贤之上。</p><p>而在儒道一脉,圣贤往上的境界,就只能是——诸子啊!</p><p>就连儒首这一刻都是喜色连连。</p><p>上古之后,虽然文道没落,圣贤之辈虽然少之又少,几乎每隔百年才会在人间界出现寥寥几位,但终究还是有的。</p><p>但是诸子——</p><p>自上古之后,已成绝唱。</p><p>如果陈少君能够成就诸子,那恐怕是千百年来,儒道都未曾有过的盛世,说不定整个儒道的气运,也会随之改变。</p><p>“子”不只是一种尊称,更象征着儒道的兴衰。</p><p>尽管这只是代表着一种可能,代表着陈少君的资质可以达到诸子的境界,并非一定能够成就。</p><p>——这中间有太多的意外可以发生了。</p><p>但只要有希望,这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p><p>这绝对是这段时间以来,整个儒道一脉最好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