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圣人篇章!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武无第二,文却没有第一,文道一途永远不可骄傲自满,笃行之慎行之,这是他一直教导陈少君的。</p><p>君子如兰,虚怀若谷,陈少君的品行和表现已经完全和儒道的要求背道而驰。</p><p>前有方仲永,就算少年神童又如何,那也只是和同辈中人相比,到老来,平平无奇,这样的人不计其数,——而文道的造诣是不分老幼的。</p><p>“什么时候等你达到了大儒再说吧!”</p><p>陈宗羲沉声道。</p><p>大儒在儒道中代表着一个阶段的成就,能够在儒字前面加上大字,就代表得到了儒道的承认,这一点就像是大人、大夫、大王一样,大字代表着尊称,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用大的。</p><p>陈少君默然,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事实胜于雄辩,想要说服父亲,让他容许自己修炼武道,只能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给他看。</p><p>“父亲,孩儿并没有撒谎,也绝无骄傲自满之意。”</p><p>陈少君沉声道。</p><p>下一刻,没有丝毫犹豫,此时顿时爆发出了体内的文道精气,嗡,狂风呼啸,气流涌动,陈家府邸庭院中的那颗梧桐树突然毫无征兆的颤动起来,同一时刻,一股乳白色的文道精气刺目无比,陡然从陈少君头顶的百会穴中冲霄而起。</p><p>那一刹那,天地俱静,万籁无声,只见那道精气如同银河瀑布,贯穿整个天地,精芒直冲牛斗,不止如此,仔细看去,在乳白色的精气中,千章万句,浮现出了许许多多经籍,都是陈少君曾经读过的书籍,那样的书籍洋洋洒洒,密密麻麻,不知凡几。</p><p>不止如此,那磅礴的文气倒灌而下,透过陈家府邸,甚至连整个陈家所在的大堂都被那股精气彻底淹没。</p><p>“!!!”</p><p>看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一直不苟言笑,神色严厉,整个人宛如泰山坐定的陈宗羲浑身剧震,看着那浩大的精气,霍的站起身来,眼中满是不可置信。</p><p>“鸿儒境!”</p><p>千章万句,经义显现,这是只有文道造诣达到鸿儒境才有的外像。</p><p>陈少君的文道修为早已超过了十斗,超过了夫子境界,甚至也超过了天下间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大儒,而是达到了更高一层的鸿儒境界,达到这个境界,着书立说已经不在话下,文道上的学问更是达到了万流归宗,自成一派的境界,甚至可以指点大儒了。</p><p>要知道在京师之中,很多皓首穷经,毕生钻研儒道学问的,很多名宿耆老都没能达到这种境界级别,很多人都止步在大儒境,而陈少君还不及弱冠之年,竟然就有了这样的修为。</p><p>“这怎么可能?!”</p><p>陈宗羲第一次真正动容,露出了震撼的神色。</p><p>而陈少君全面爆发精气,引发的震动还不止如此,就在那乳白色精芒从陈家府邸破空而出,连同天地的刹那,偌大的京师也发生了一些变化。</p><p>街巷中,普通的行人还没感觉出什么,只是觉得突然起了一阵风,微微有些凉意,但是对于另外一些感知敏锐,精神力极其强大的人来说,那浩浩荡荡的精气就宛如一轮升起的骄阳般,醒目无比,让人想要不注意到都不可能。</p><p>“色泽银白,丝丝缕缕,如雪如沙,这是京中哪一位同门,好精纯的修为!”</p><p>城西的一处城墙,一名儒道大儒站在凭栏处,仰首向天,突然开口道。</p><p>“文气浮现,如江如海,不含半丝杂质,千章万句,经史子集皆位列其中,这是最正统的文道书生,授的是圣贤之道,并非一般的儒道传承,这是京中的哪位耆老,读透经书,突然顿悟突破了吗?”</p><p>“哈哈哈,好,这股气息以前并没有感知过,一定是有人突破了,这是我儒道之幸,也是我儒门之幸!”</p><p>另一处地方,陈少君曾经去过的文庙之中,一名大儒同样注意到了这一幕。</p><p>“儒道达到深处,再想精进,步步艰难,其艰辛之处,不弱于武道突破,虽然不知道是哪一位,但是这么久了,难得有人突破,确实是一大喜事。”</p><p>“诸位,一会儿我们不妨去查一查,是哪位同门,届时登门拜访,道贺一番,也不失我儒道情谊。”</p><p>“鸿儒,大之极致,谓之鸿,这位前辈的修为我等望尘莫及,真是心生羡慕!”</p><p>……</p><p>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偌大的京师之中,无数的大儒鸿儒,乃至宗师都注意到了这浩荡精气,一个个纷纷驻足,为之侧目。</p><p>而此时此刻,西北方向,两道身影背负双手,并肩而立,同样仰望着那道冲天而起的精气,和其他人不同,这两人身上充斥着浓郁的浩然正气,那些精气凝结,竟然化虚为实,如同涌动的白色海洋般,充塞在空间的每一处地方,其气息之精纯,就连陈少君看到都怕要为之失色。</p><p>不止如此,这两人体表毫光外放,如日月皎皎,笼罩全身,以至于连他们的面目五官都变得模糊起来,看不了吗?”</p><p>“哈哈哈,好,这股气息以前并没有感知过,一定是有人突破了,这是我儒道之幸,也是我儒门之幸!”</p><p>另一处地方,陈少君曾经去过的文庙之中,一名大儒同样注意到了这一幕。</p><p>“儒道达到深处,再想精进,步步艰难,其艰辛之处,不弱于武道突破,虽然不知道是哪一位,但是这么久了,难得有人突破,确实是一大喜事。”</p><p>“诸位,一会儿我们不妨去查一查,是哪位同门,届时登门拜访,道贺一番,也不失我儒道情谊。”</p><p>“鸿儒,大之极致,谓之鸿,这位前辈的修为我等望尘莫及,真是心生羡慕!”</p><p>……</p><p>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偌大的京师之中,无数的大儒鸿儒,乃至宗师都注意到了这浩荡精气,一个个纷纷驻足,为之侧目。</p><p>而此时此刻,西北方向,两道身影背负双手,并肩而立,同样仰望着那道冲天而起的精气,和其他人不同,这两人身上充斥着浓郁的浩然正气,那些精气凝结,竟然化虚为实,如同涌动的白色海洋般,充塞在空间的每一处地方,其气息之精纯,就连陈少君看到都怕要为之失色。</p><p>不止如此,这两人体表毫光外放,如日月皎皎,笼罩全身,以至于连他们的面目五官都变得模糊起来,看不真切。</p><p>不止如此,两人身后隐隐绰绰,浮现出道道虚影,竟然是圣贤之像。</p><p>如此造诣,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儒境鸿儒境。</p><p>“儒首大人,这股精气……,为何我竟然感觉到了圣人篇章的气息?”</p><p>左侧,文气稍弱的那人眼中异色连连,打破沉默,首先开口道。</p><p>圣人篇章!</p><p>如果有外人在此,必定会震动不已,所有大儒鸿儒都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单纯的儒道正统,而是分量更特殊的某些东西。</p><p>儒道一脉虽然圣贤辈出,前仆后继,代代相承,但真正称得上圣人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儒道的大成至圣,先圣孔子,圣人篇章也不是指的现在流传天下的那些论语大学,而是当初最古老最原始的经书。</p><p>当年先圣孔子游戏天下,传播儒道,由门下弟子将其言行编录成册,这本经书完成之后由于是要遍行天下,供万千学子诵读的,所以成书之前,每一章的内容,都是由先圣孔子经手阅览,点头认可的,其中蕴含着圣人真正的意志和精神,甚至还有一部分烙印在其中,这是那些遍行天下论语远远不及的,这才是真正的儒道正统,圣人篇章。</p><p>这样的圣人篇章价值连城,无法估量,不过自上古之后,真正的圣人篇章早已失传,难觅行踪。</p><p>如今,两人竟然从那冲霄而起的精气中感受到了圣人篇章,这如何不让人震动。</p><p>而一旁的儒首默然不语,一动不动,只有衣角微微摆动,让人看不出他心中的想法。</p><p>气流涌动,风声缓缓,此时此刻,整个京师之中,无数的儒者都被陈家爆发的文气精芒所撼动,毫无疑问,对于儒道来说,又多出了一位饱读诗书,学究天人的鸿儒,绝对可喜可贺。</p><p>而与此同时,当所有人被文气精芒吸引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京师城外,东边的林荫道上,几道身影正缓缓沿着官道,徐徐朝着这里而来。</p><p>而为首的,赫然是一名十七八岁的儒道公子。</p><p>身着儒服,自然是儒道中人,只是这人身上的儒服制式看起来和大商朝截然不同,看起来并不像是大商朝人。</p><p>而且和其他人不同,身后的其他同伴都是步行,唯有儒道公子骑着一头牛犊大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