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海风(上)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还是元辅说的,要让大家都能接受。”对方已经让了步,沈默也把语气放缓道:“内阁的要求是,京营必须刷新振作,有即战之力。国公也该知道,从嘉靖四十年”东南倭患消除后,朝廷边防的重心北移,该到了解决蒙古人的时候。要达到这一目标,只靠边军是做不到的,必须恢复京军的战力,两只拳头一齐挥出,才有可能打得过蒙古人。”

  “这跟勋贵们的利薹是不冲突的。”“沈默望着徐延德,继续道:,“历史早已证明,京军强大,则勋贵势大,京军弱小,则勋贵式微”相信个中滋味,你们比我体会要深。”

  “大人看的很明白啊,确实是这个理。”徐延德不由点头,嘴角又挂起丝苦笑道:“可是,从来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大道理谁都懂的,可谁能保证,放弃眼前的利益,不会赔了夫人又折兵?”顿一顿道:“退一万步说”世家勋贵们再不往军队里伸手”吃糠咽菜,日子总是能过去下的。但是那些老弱病残,被淘汰下来的官兵怎么办?”

  说到这儿,徐延德的语气沉重起来,真的动了感情道:“太祖皇帝英明”不是我们这些后辈子民敢非议的,但我还是要说,这军户制度实在是太扯淡了……一世为军户”世世就都都要当兵,不允许干别的。说起来有些悲哀,但其实是当兵的幸事。因为这个世道崇尚的”是你们这样仪表安详、辩才无碍、口若悬河、引经据典的读书人。而为国家出生入死、流血牺牲的官兵们,却被蔑称为,丘八”将领们即使出生人死,屡建奇功,其得到的,也未必抵得上一篇酸腐的之乎者也!”

  见父亲的话已经多有冒犯徐文璧连连咳嗽提醒他别忘了对面做的什么人。沈默却沉声道:“让国公爷说吧”这话憋在心里很多年了吧。”,“是啊,我想不通。”徐延德老脸上流露出浓重的悲哀道:“为什么将士们拿生命保卫的这个国家,却把他们当成最下贱的一群人?拒绝他们融入,更不会给他们尊重?”

  这问题让沈默呼吸困难,虽然他辩才无碍,但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朝廷不也开了卫学”允许每户有一个子弟读书吗?”

  “是啊,皇恩浩荡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徐延德摇头道:“再说中举有多难?卫学的教学水平又低,一年也出不了几个举人”更不要说进士了。”

  沈默其实是认识几个祖上是军户的进士的,比如吴兑,再比如张居正。但也不能用以否定老头儿,因为毕竟军户中能冒出头的实在太少,而且一旦考中,也就脱离了军户的身份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了。事实上,这些人都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若不是对他俩知根知底,沈默也不知道他们的出身。

  又怎能奢求他们,为军尸说话呢?

  就整体而言,军户的社会地位低下,能出头的极少为他们说话的更是没有,这是毋眉置疑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话说回来,这种地位、这种境遇,能当一辈子兵,也算他们的福分。只有在军队里他们才有归属”才有饭吃,才能觉着自己还有用。”徐延德的声音,带着浓重的悲哀:“可现在朝廷说,要重新整编,要裁汰不合格者。大人啊您想过他们离开军营,还能干什么吗?”,这时候,一位国公的思想深度终于尽显无遗:“一个士兵退伍还乡就等于增加一个无业游民”因为他在军队里所学的一切和养成的起居习惯,已经难于再度适应普通百姓的生活”只能给民间增加不稳的因素。”

  “军官退伍以后,所引起的问题更为严重。在别的朝代,一个退伍军官通常都受到相当的尊敬”会被任命为里长、乡长,或者协助地方官管理民政,这以他们的经验来说,完全可以任愉快的胜任。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军官在行伍中所培养的严格和纪律,认真和精确,以及一切优良的素质,在民间统统不受重视,反而会被视为异类和怪物”格格不入。”

  “所以大人啊,不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恕我们不能答应。”定国公徐延德说完了一番长篇大论后”定定望着沈默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