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绝技与新的礼物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着记忆中的九本书,殇月第一时间想起了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视频网站,里面有一道家大佬曾经做过关于这方面的猜测。

  他认为这算上三十六贼之首的无根生所拥有的《神明灵》,和其他八绝技,三十六贼真正目的是:

  以神明灵入道为最初的一,然后以通天箓护航,以拘灵遣将留魂,以六库仙贼充能,以神机百炼锻体,以风后奇门改命格、掩天机,以大罗洞观统筹全局。

  最后将这八个绝归一,得到长生之种,成就炁体源流。

  当初刚看到这样的猜测时,殇月是佩服作者的脑洞,但是随着对于道家理念,以及道教修炼体系了解的越来越多。

  他惊讶的发现,搞不好甲申八绝技以及神明灵的真正密辛,有很大的可能就像那位作者说的那样。

  比如,除了神明灵的拥有者无根生以外,其他八绝技的拥有者,起身份所对应的门派,都在上古传说中有着羽化成仙的人物。

  还比如,隐藏在《西游记》中,关于道教用人体为丹鼎,需要将体内金丹凝炼九次,成就九转七返之势,方可最终成就长生不老。

  这九转不也正好应对着,这九门绝技的数量吗?

  还有在动漫中,《炁体源流》的领悟者张怀义曾说过:“术之尽头,炁体源流。”

  根据这句话仔细看一看除了《炁体源流》以外的八绝技,不都是道家理念中的“术”的一种么?

  而最最最为重要的证据是,在《道德经》的开篇中,有这样一句话: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著中有人形容神明灵是,能将依托于炁的“术”归为最开始的炁状态,而《炁体源流》则刚好相反,是所有“术”的尽头。

  这不刚好对应了道家理念中的“一”和“九”两个数字所代表的理念,也是构造一切玄妙的大门。

  这些记忆从自己的脑海中浮现,殇月当时只是佩服对方的脑洞,但是当他来到这个世界,在记忆中“看”那九本绝技的时候。

  他顿时就明白了,那名作者的脑洞恐怕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那也是那个选中自己的人,把这个脑洞变成了真的。

  后来他仍旧带着一丝怀疑的心情,回忆着自己翻开书页的画面,却发现无论如何,他只能想起翻开第一本《神明灵》的记忆。

  “氣者,米上之云也,乃是天地鼎炉所炼之气,分:阴、阳、风、雨、晦、暝。六气盈满,神明灵也。”

  这是《神明灵》的总纲,是在阐述《神明灵》练的是与炁不同的气。而殇月也在读完了整本《神明灵》后,也终于明白了,这个功法的原理。

  其实说白了,就三个步骤:第一要把体内的先天一炁提炼出来,贮藏在腹腔的气海丹田。

  第二步,则是要在合适的地方,将天地六气吸收起来,同样储藏在丹田气海之内,让其和先天一炁互不打扰。

  第三步,这是最难的一步,要让先天一炁与六气完成一次互相转换的循环。

  只要第三步完成,那么以后随着体内的炁越来越多,他对炁的了解也越来越深,从而可以轻松的将对方发出来的炁,化为天地之气。

  根据《神明灵》最后面记载着的,如果到了大成阶段,修炼者甚至可以直接以极快的速度完成气与炁的转化,进而将对方的炁化为自己的炁。

  当然了,现在的殇月还在第二阶段,距离第三阶段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现在的他正在一边凝聚体内的先天之炁,一边收纳自然界的天地六气,并努力维持在一个完美的平衡状态。

  只要体内所容纳的气与炁达到最多也是最均衡的时候,才能让第一次转化的时候,有更大的容错率。

  山风疾驰,云海徐徐,殇月闭目端坐于“天空云海”之上,胸腔节律性的起伏,正按照功法中记载的那样行着吐纳之法。

  在这一刻,时间虽是自顾自的前行,却给人一种不知被何时冻结的感觉。

  这漆黑的夜晚中,天地间都泛着一丝令人感觉到不可描述的寂静,会令人不自觉的生出一种慌乱之感。

  不知何时,月亮已经爬到了天空的正中位置,殇月脚下寺庙里的老僧早已休息,一只类似乌鸦的叫声划破这种安静,那凄恐怕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那也是那个选中自己的人,把这个脑洞变成了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