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有所得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学宫内殿,王学斌与龙阳分立高台两侧,也将天下站成了两半。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将会愈演愈烈。

  两个阶级的利益诉求不同,平民渴求安稳,贵族追求利益。

  对于平民来讲,只有安稳,他们才能正常的生产劳动,满足温饱。

  但对于贵族来讲,战乱也好,安稳也罢,哪个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他们就推崇哪个。

  现如今,在六国伐秦的大潮之下,战乱更符合贵族利益,平民的诉求不可能被满足。

  因为平民虽然渴求安稳,但他们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在掌控他们的贵族手中,他们只有同意并认可的权利。

  现如今,六国贵族意图掀起战乱,没有选择权的平民只能随波逐流。

  六国伐秦之战是无法避免的,王学斌心里早就清楚。

  他在六国掀起内乱,一是为了打压六国发展的步伐,其次就是为了让六国主动提起伐秦之议。

  王学斌的想法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天下一统,一直都是。

  天下一统少不得征伐战乱,王学斌本人不排斥战争,他排斥的,只是对己方不利的战争。

  若是按原本历史走向,秦灭六国靠的是远交近攻,逐步吞并。

  现如今历史已经偏转,王学斌不敢保证,秦灭六国时还会不会像原来那般顺利。

  为了统一,他必须在秦灭六国之前,削弱六国的力量。

  因此才有了这次六国伐秦的会盟。

  若是没有王学斌的默许,六国合盟之事绝对无法顺利进行。

  不说别的,单他在六国转悠一圈,给六国换个王,就够六国受得了。

  而他默许的原因无他,就是希望六国能够主动起兵攻秦。

  因为秦国有一处非常重要的关隘,函谷关!

  秦国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居高原,控扼黄河上游,对东方六国有居高凌下之势。

  加之周遭山围水绕,东出要道有潼关与函谷关把守,六国攻伐,只要秦国据守函谷,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王学斌正是打算借助这个地势,消磨六国兵力与斗志。

  六国伐秦不成,内部必然不会和谐,损兵折将之下,必然矛盾丛生。

  此次伐秦是六国最后的挣扎,若是此次伐秦失败,六国就再也无法联合起来,组织有生力量合力抵御秦国了。

  这么明显的一个坑,王学斌能想到,龙阳君想不到么?

  当然能想到,天下能人数不胜数,能看清局势的人大有人在。

  不仅龙阳能看得出来,山东六国的君王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单单能看出来没有用,他们没得选!

  秦国国力与日俱增,六国国力日渐衰颓,六国君王此时若是不赌这一把,几十年后,他们就连上赌桌的资格都没有了。

  没有办法,明知是坑,也得硬着头皮往下跳。

  此时若是不跳,以后想跳都跳不了了!

  滔滔大势,由不得他们!

  此时王学斌与龙阳的交锋,与其说是二人的争执,不如说是大势之下两股潮流的对抗。

  王学斌代表的是革命派,选择了革新,选择了百姓,选择了相信未来。

  龙阳君代表的是固守派,选择的是守旧,选择了贵族,选择了维护固有势力的利益。

  他们的言辩之辞,都是为了说服自己所选择的利益群体,其中意味,错综复杂,难以言表。

  “呵呵,君上太过高看王某了,王某一介黔首,何德何能,竟然劳得君上如此看重?”

  龙阳闻言轻笑一声,恳切说道:

  “先生之才,天下皆知,又岂是龙阳一人推崇?

  若是观澜先生肯弃暗投明,相信天下诸国的大门,无不为先生敞开,届时,先生可不要忘了龙阳啊!”

  王学斌深深的;此时王学斌与龙阳的交锋,与其说是二人的争执,不如说是大势之下两股潮流的对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