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我得马上找到大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唐捕头和郑仵作对视一眼,道:“死者名叫蔡老实,卢龙县东鱼村人。户薄登载年五十六,妻早亡。留下一儿一女。女儿远嫁外县,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入赘到邻村。</p><p>眼下,儿子孙子已跟随女家南下逃难去了,没有寻到人回来收殓老汉。</p><p>据我了解,蔡老实常年以养鳝为业,县城很多摊档都收过他的鳝鱼,从未发生过鳝鱼中毒的事情。而且,大战在即,东鱼村十室九空,蔡老实也没有什么仇家……”</p><p>唐捕头说到这里,看了郑仵作一眼。</p><p>郑仵作行个礼,介绍尸检情况。</p><p>“骇检发现,死者身上无明显抵抗伤痕,屋内无搏斗痕迹,尸体被人发现时,悬于房梁,我和唐捕头一致认为,死者系自尽身亡。”</p><p>悬梁自尽?</p><p>时雍眯了眯眼。</p><p>好熟悉的死亡现场。</p><p>诏狱的时雍、顺天府尹徐晋原、张捕快的徒弟于昌……</p><p>不知道为什么,时雍这一刻突然感觉到一股恐惧的力量。</p><p>这是一种来自本能的提醒,好像是身体的细胞在唤醒她的记忆,又或许是她长期培养出来的敏感和警觉。这是一种极为微妙的感受,很难用言语去描述,只是在看到这个熟悉的场面时,会本能地感到害怕。</p><p>这种害怕还来自于大黑的狂躁不安。</p><p>大黑的样子很像水洗巷那个夜晚,它紧紧跟在时雍的身边,寸步不离,就好像她的周围有一个恶魔,时雍看不到,而它可以看见。在大黑眼里,这个恶魔已经杀死了很多人,大黑惧怕恶魔,又想保护她,这才会如此狂躁不安。</p><p>风吹过来,时雍被自己的想法惊出了一身冰冷的寒意。</p><p>左右看看,她摸了摸大黑的头,示意它不要害怕,然后对唐捕头道:</p><p>“可否带我看看现场?”</p><p>郑仵作看她一眼,目光微深,“请!”</p><p>唐捕头和郑仵作将时雍带到蔡老实悬梁的地方,堂屋的大梁,绳子已经解了,地上还有一张歪歪倒倒的椅子。</p><p>时雍看了曾五一眼。</p><p>曾五指了指道:“我先头来时,老汉就挂在这儿。”</p><p>时雍问:“绳子多高?可否再挂回去,我看看?”</p><p>众人:……</p><p>人都殓了,仵作和捕头都有了结论,勘验文字都画好了押,他再来横插一脚算什么?</p><p>看得出来,唐捕头和郑仵作都十分不满。可是时雍冷着一张脸,压根不看他们的脸色。</p><p>“挂回去,等我看过水缸再来。”</p><p>院子里有好八九个大水缸,是用整块石头凿出来的,有圆形,有长方形,据说是蔡老实养鳝鱼使用。</p><p>缸里最后的一桶黄鳝已经被曾五拎回营房,如今水缸里空荡荡的,积满了厚厚的、乌黑的淤泥,上面飘浮着一层恶臭发绿的萍,水缸四周是厚厚的苔藓,分明是许久不曾使用的样子。</p><p>只有其中一口缸,里面的水较为清明。</p><p>曾五说,那些鳝鱼他们就是从这口缸里捞的。</p><p>养鳝为生?</p><p>时雍看了朱九一眼,微笑。</p><p>“九哥,有劳了。”</p><p>朱九看到她的笑,脸就绿了。</p><p>“干嘛?你不会又要我……”</p><p>“没错。”时雍一本正经地指着那几口缸,“每一口缸中的浮液,你都用竹筒帮我采样一份。”</p><p>采样?</p><p>这词十分新鲜,听上去很是厉害,</p><p>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让他做苦力吗?</p><p>朱九低低哼声,暗自咬牙,小声道:</p><p>“我是爷的一等侍卫。”</p><p>时雍点头,“我有指挥使令牌。”</p><p>朱九脑仁疼痛,“阿拾,你不能这么对我。爷只是让我保护你,不是让我陪你瞎胡闹的,供你差遣的……”</p><p>时雍点头:“我有指挥使令牌。”</p><p>朱九深吸一口气,闻到那股子恶臭又掩住鼻子。</p><p>“你狠!”</p><p>朱九出去采竹子,削竹筒,用来采样了。</p><p>时雍又带着大黑起身回到屋子里。</p><p>绳子又重新悬到了梁上,尸体当然不方便取出来再挂,唐捕快只是象征性地挂了一床棉被在上头,示意给时雍看。</p><p>“当时,差不多就是这样。”</p><p>“差不多是差</p><p>采样?</p><p>这词十分新鲜,听上去很是厉害,</p><p>可仔细想想,不就是让他做苦力吗?</p><p>朱九低低哼声,暗自咬牙,小声道:</p><p>“我是爷的一等侍卫。”</p><p>时雍点头,“我有指挥使令牌。”</p><p>朱九脑仁疼痛,“阿拾,你不能这么对我。爷只是让我保护你,不是让我陪你瞎胡闹的,供你差遣的……”</p><p>时雍点头:“我有指挥使令牌。”</p><p>朱九深吸一口气,闻到那股子恶臭又掩住鼻子。</p><p>“你狠!”</p><p>朱九出去采竹子,削竹筒,用来采样了。</p><p>时雍又带着大黑起身回到屋子里。</p><p>绳子又重新悬到了梁上,尸体当然不方便取出来再挂,唐捕快只是象征性地挂了一床棉被在上头,示意给时雍看。</p><p>“当时,差不多就是这样。”</p><p>“差不多是差多少?”时雍反问。</p><p>唐捕头微怔,还没有说话,时雍又转头望向郑仵作。</p><p>“蔡老实有多高?”</p><p>郑仵作怔了怔,期期艾艾地回答:“约摸五尺五……不到吧?”</p><p>约摸?不到?</p><p>时雍不悦地蹙起眉头,“郑仵作办差,很不仔细呀。”</p><p>说罢她亲自走回院子,拉开尸袋,拿了郑忤作的软尺过来测量,然后查看一番尸体重新走回屋子,让曾五帮她拉着绳子,测量了从绳子到椅子的距离,冷笑一声。</p><p>“蔡老实的身高,挂在绳子上,怕就踩不到椅子了吧?”</p><p>郑忤作的脸微微变色,唐捕头脸上也有些尴尬。</p><p>兵荒马乱的,一个孤寡老人,死了就死了。他怎么死的?谁杀的?不会有人在意,他们也不想多事,哪料到会遇上一个较真的人?</p><p>唐捕头道:“宋侍卫,这个……人要自尽,总是能想到法子。”</p><p>时雍转过去看着唐捕头,一本正经道:“你给我想个法子试试,怎么把自己的脖子挂到超出身高这么多的地方,还能把椅子蹬翻?”</p><p>唐捕头闭上嘴,不吭声了。</p><p>时雍转头看郑仵作,冷笑一声。</p><p>“唐捕头不懂,郑仵作不会看不出来吧?缢死者悬空时的体丨位不同,勒痕在脖子上体现出来的勒沟,也就是绳印就大不相同。</p><p>勒沟是鉴别缢死和勒死的重要证据。自缢而亡者,着力部位在颈前部,身子悬空,下垂的重量会使绳索深深嵌入舌骨与甲状软骨间,头颈会留下明显的八字痕,八字不交,颈后几乎不可见勒痕。而蔡老实的脖子上,虽也可见八字,但勒痕不规则,毫不见绳索悬空勒痕现象,分明就是被人勒死再挂上去的。”</p><p>郑仵作脸色灰白,额际浮上虚汗。</p><p>“这个,这个……恕郑某眼花,再去复验一遍。”</p><p>“哼!你们好大的胆子,这般不作为。”</p><p>时雍扫视他们一眼。</p><p>“分明是他杀,定为自尽。别以为要打仗了就没有人管束你们。好知为之吧。”</p><p>说罢,她转身走了出来,朱九正好砍竹子回来,见她这么大的威风,愣了愣,脑袋好痛。</p><p>一个主子就够难伺候了,怎么凭空多出个主子出来?</p><p>唐捕头和郑仵作吓住了,赶紧重新勘验做文书,时雍却不再与他们多话,教朱九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