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阿拾的小心机合一)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时雍被吵得脑仁痛。</p><p>她披衣下床,推开窗看一眼外间薄薄的晨雾,太阳从雾中透过来,挺亮敞一个小院子,干干净净,舒舒服服,偏生这苍蝇让烦躁。</p><p>她打了个呵欠走出去。</p><p>“说人坏话能不能小点声?不怕让邻里听到笑话?”</p><p>听到她语气不善,宋老太和王氏转过头来。王氏眼里有责备之意,而宋老太看到她,眉目间的凶色又重了几分。</p><p>“你来得正好,正有事和你说。听说你不想嫁宋家二郎?可有个什么说道?”</p><p>“我和你说不着。”时雍白眼珠子看她,“你一个隔壁老太太,大清早跑我家来闹腾,管天管地,骂东骂西,手伸得这么长,能不能先把你自己家那点破事捋明白了?你小儿子说着媳妇儿了吗?大孙子摸王家的鸡蛋,钱赔了么?”</p><p>对这个祖母,时雍是没有半分好感的。</p><p>可往常的阿拾哪里敢像她这样顶嘴,甚至不顾脸面地骂人?</p><p>宋老太一听变了脸,啐一口唾沫就哎哟连天。</p><p>“我这是作的什么孽哦,老了老了,到儿子家遭孙女儿嫌弃哟,没得孝道的东西,就你这种货色,还这个瞧不上,那个瞧不上,我呸!狗肉包子上不得台面,刘家肯要你那是天大的福分”</p><p>“阿娘!”</p><p>时雍懒得听她发癫,别开眼看着王氏。</p><p>“这桩婚事我同意了,不过有个条件。”</p><p>王氏没想到她变得这么快,愣一愣,随即绽开了笑脸。</p><p>“你说,我让六姑去和他们谈,肯是不能委屈了你。”</p><p>时雍懒洋洋地捋一下头发,“先付一千两订金。三日内,我就要。”</p><p>“”</p><p>王氏和宋老太都不敢相信,阿拾会提出这种她们想都不敢想的条件。在她们看来,刘家肯要他们家阿拾,给一笔丰厚的彩礼就是老天庇佑,撞了大运了。</p><p>“一千两?”</p><p>王氏脸都白了,看着时雍满眼惊讶。</p><p>“你个小蹄子是失心疯了吗?想拒婚也别耍你老娘”</p><p>“一千两不能少。”时雍淡淡看着她:“你明儿就叫六姑去跟他们提。会同意的。”</p><p>会同意就有鬼了。</p><p>王氏打死都不相信刘家会同意这么荒唐的请求。</p><p>可是姑娘说得认真又笃定,王氏犹豫了。</p><p>她没什么见识,但脑子好使,这姑娘最近邪乎,连得月楼都敢砸,砸完了那位锦衣卫的大人还给她撑腰。能得那位大人的青睐,多少钱不值?平头百姓觉着一千两是大钱,在达官贵人看来,或许就是一百个铜板那么点儿吧?</p><p>宋老太挨了时雍一通怼,还是厚着脸皮在宋长贵家里吃了饭。</p><p>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家吃得好。</p><p>最近王氏手上银子松活,不肯亏着几个孩子,不说顿顿有肉,但米饭管够,自己腌的小菜、咸鸭蛋,卤好的猪头肉切上一盘子,再煮个小青菜,面上飘着一层猪肉,一碗油渣她用糖蒸起来,往桌上一摆,有模有样,又好看又好吃。</p><p>这儿媳妇手巧,宋老太是知道的,当年他们怕做仵作的儿子把霉运带给自己一大家子,把他们一家子分了出来,但宋老太仍然和王氏保持着来往,便是图这一点。</p><p>没想到,自家三儿子越发出息了,就近来发生的几个案子,外面说法多得很,宋长贵又是开棺验尸,又是智擒女鬼,很得锦衣卫大都督看重,便是昨日为死囚验尸,大都督都派来了那个两匹马拉着的嵌了金边子的马车来接,那叫一个威风</p><p>再也没人说她儿子是仵作晦气、丢人,是下贱营生了。</p><p>婆娘们河边洗衣街边闲聊,说起来都是羡艳,最紧要的是,儿子家的日子看得见的好呀。这王氏尾巴都翘起来了,米行刘老板、肉铺朱老板、开绸缎庄的、卖胭脂水粉的,个个都想和宋家结亲。</p><p>宋老太越琢磨越不是滋味儿。</p><p>小儿子快三十了也没说着媳妇,大儿子懒惰,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秀才,大孙子原本读书还行,结果为了摸人家几颗鸡蛋,坏了名声。如今年景不好,家景也不好,三个未婚配的孙女,眼看也到了说婆家的年龄</p&p><p>这儿媳妇手巧,宋老太是知道的,当年他们怕做仵作的儿子把霉运带给自己一大家子,把他们一家子分了出来,但宋老太仍然和王氏保持着来往,便是图这一点。</p><p>没想到,自家三儿子越发出息了,就近来发生的几个案子,外面说法多得很,宋长贵又是开棺验尸,又是智擒女鬼,很得锦衣卫大都督看重,便是昨日为死囚验尸,大都督都派来了那个两匹马拉着的嵌了金边子的马车来接,那叫一个威风</p><p>再也没人说她儿子是仵作晦气、丢人,是下贱营生了。</p><p>婆娘们河边洗衣街边闲聊,说起来都是羡艳,最紧要的是,儿子家的日子看得见的好呀。这王氏尾巴都翘起来了,米行刘老板、肉铺朱老板、开绸缎庄的、卖胭脂水粉的,个个都想和宋家结亲。</p><p>宋老太越琢磨越不是滋味儿。</p><p>小儿子快三十了也没说着媳妇,大儿子懒惰,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上秀才,大孙子原本读书还行,结果为了摸人家几颗鸡蛋,坏了名声。如今年景不好,家景也不好,三个未婚配的孙女,眼看也到了说婆家的年龄</p><p>“王氏。”</p><p>宋老太越想越糟心。</p><p>趁着吃饭的工夫,就把在心里琢磨了许久的想法说了出来。</p><p>“你看啊,你和老三分出来也这么些年了,凄风苦雨的拉扯孩子长大也不容易,我这当娘的,看得心里头也怪难受,外头人说法也多。按我说,回头请两个人,把院子中间那堵矮墙掀了,咱们啦,还过回一家子的日子”</p><p>王氏瞪大眼睛,筷子上夹着猪头肉都送不进嘴里。</p><p>这叫什么话?</p><p>“阿娘,这个事”</p><p>“就这么定了。等长贵回来,你跟他说。”</p><p>宋老太不给王氏说话的机会,把碗里米饭扒拉完,又吃了几片猪头肉,剔了剔牙又将肉沫放进嘴里嚼巴着,指着桌上的饭菜。</p><p>“做这么多,太浪费了,剩下的,我端回去给你爹打打牙祭”</p><p>最近家里条件好,宋香和宋鸿吃得好了,嘴里有嚼的,吃东西也慢了些,学着时雍的细嚼慢咽讲规矩,这会儿还没有吃饱呢,就见他们阿奶直接端走了那大半盘卤肉</p><p>时雍没在家里吃饭,看到宋老太她就心烦。</p><p>她带着大黑在外头转悠了一下,原想去闲云阁蹭个饭,顺便问问娴娘和燕穆他们的情况,结果看到了孙家的马车打街上经过。</p><p>得,师父回来了。</p><p>时雍赶紧买了些糖果糕点拎去良医堂。</p><p>孙正业刚落屋,还没顾得上喝一口热茶呢,她就赶来了,迎头拱手做了一个长长的揖礼,腰弓下去半天都不抬起来,那虔诚恭顺的样子,瞧得孙老爷子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的。</p><p>“师父在上,徒儿给您请安了。”</p><p>孙正业看半晌,在孙子端来的藤椅上坐下,捋着胡子问。</p><p>“是杀人了,还是放火了?”</p><p>“徒儿在您心里,就是这么不靠谱的人么?”</p><p>时雍抬头笑盈盈地看着他,佯做嗔怒,走到老爷子面前,眼睛亮晶晶的,“师父,我记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