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长大的皇子要分家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元嘉是真的不赞同世袭罔制的皇子,也不是唯一一个。

  比如徐州刺史霍王李元轨也不太赞同世袭罔制,他可是清楚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到底是什么货色。

  真要是世袭罔制了,三代之内,必然会乱。

  只不过,他们没有理会李元昌等人,也并不代表着李元昌等人就死心了。

  他们又联名给身在太极宫的太上皇李渊写信,同时,还用自己的家产去贿赂长安城的一些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之上多多为这个世袭罔制发声。

  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让李二陛下看清了自己的那些兄弟们的心思,朕给你的,才是你的,不给你的,那就不能奢求。

  所以直接下令,把封王不封地列为祖制,也就是说,以后就算是有着再多的皇子,也不可能拥有更大的封地了。

  这一下子,李元昌等人对于李二陛下的恨意也就更大了。

  可惜,他们身在封地,也做不了什么,只好继续胡作非为来泄气,却又被御史给参了一本,被李二陛下严令责罚。

  ……

  长安皇宫内,已经十七岁的李恪对着他的母妃深深一拜。

  不久之后,他将会去齐州,任齐州都督。

  十二岁就开始离开了长安,去了秦州,任秦州刺史,如今在外任职差不多有五年了。

  这一次,还是因为封王,被李二陛下特召回长安接受封王,且改换为齐州大都督。

  “恪儿你从小就聪慧果断,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些年在外,苦了你了。”

  杨妃伸手摸着李恪的面容,看着离开了自己五年多时间的儿子,心中自然十分不舍。

  李恪摇摇头,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并不觉得这些有多苦,反倒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阿娘,孩儿不累,也不觉得苦,因为身边有着先生在指导,孩儿觉得,孩儿已经学到了很多。”

  杨妃叹息一声,说道:“你那位先生的确是好先生,你要好生听他的话,跟着他学。

  然则,先生还是有些刚直,你之身份,又实在是……,所以,要懂得审时度势,大丈夫,能屈能伸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你可知道?”

  李恪点点头,他知道母妃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虽然聪明有大才、英武果敢,可是身份却十分的尴尬,母妃杨妃乃是前朝皇帝杨广的女儿,也就是说,他的身上流着的是前朝的血脉。

  这一点,便让他只能成为一个王爷。

  就算是他把自己的每一个地方都治理的非常好,能够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只能是一个吴王,是一个都督。

  “多谢母妃教诲,孩儿知道了。”

  拜别了杨妃之后,李恪去了御书房,拜见了李二陛下。

  李世民对于自己这个很像自己的儿子,也是非常宠爱,还引以为豪。

  前不久,李恪因为一个小小的过错而被弹劾,李二陛下当时就生气了。

  直接把这个过错责怪到了李恪的老师,也就是权万纪的身上,结果直接被大臣柳范给怼回去了。

  柳范进谏道:“头,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并不觉得这些有多苦,反倒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