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正光回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正光、兰芝敌特嫌疑因为找不到证人而长时间未能排除,办案人员因调查取证没有任何进展而一筹莫展。他们去柳桥公社再次走访调查了老洪的儿子洪广志,拍摄了老洪亲手所书的“为人民服务”的书法作品的照片,这是有可能找到老洪的有力证据,办案人员为此制订了新的查找方案。



革命“烈士”老赵的出现让办案人员惊讶不已,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忙乎了几年都没有任何进展,可冷不防一下子革命“烈士”老赵这个重要证人归来了,这真是一件奇事,又是一件喜事。这样,完全可以排除正光、兰芝敌特嫌疑,确认他们是我党地下党员的身份了。



很快,江浪县公安局作出了关于步正光和兰芝的平反决定,并经上级批准安排他俩在公安局工作。



而正光和兰芝商量,觉得年龄已大,长期当社员而对公安工作不熟悉,就不给组织添麻烦了,毅然决定回到韩桥大队务农为生。



海通日报头版头条以《含冤受屈无怨无悔的中共地下党员》的长篇通讯,报道了正光和兰芝的光辉事迹。



一辆吉普车从江浪县城驶出,迎着灿烂的阳光,途经三〇四国道,穿越克信大桥,径直驶向韩桥大队。



听说正光、兰芝平反归来,乡亲们闻风而动奔走相告,很快就自发形成了欢迎的人潮,锣鼓喧天,有的人家还放起了鞭炮。



吉普车徐徐停下,正光、兰芝走下车,见到这么热烈的场面,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激动不已。他俩做着道谢的手势,大声说:“谢谢乡亲们!谢谢乡亲们!”



父母平反归来,这是应声梦寐以求的心事。正光、兰芝坦然自首时,他才上小学三年级。父母的牢狱之灾和自己孩提时代的艰难岁月,那种心酸就像江海潮涌,让他难以平静,他想大喊,又想大哭!是啊,从小学三年级被学校开除,到初二复学,这是一段怎样的不堪回首的苦难经历!他竭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携应梅迎接父母回家。



应声和应梅早已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正光、兰芝进屋后,却打开厨房后门直接去了屋后的草菑。他俩站在草菑旁,目不转晴的盯着藏黄金的地方,为黄金已安全的交给国家而庆幸,那激动、兴奋、欣喜之情溢于眉梢。



应梅和一芳一样心灵手巧,做了一桌好菜。看了这满桌的酒菜,他们久久没有入座,不禁想起了当年自首前的最后一顿晚餐的情景:



正光、兰芝加了几道菜,买了一瓶酒。正光端起斟满酒的碗,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敬会民的酒,深情的说:“……今后,恳求你更多的关心应声!”说完,把满碗酒一饮而尽,站在一旁的兰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是正光、兰芝不放心应声将来的独立生活,在向会民深情相托啊!



而耿会民不负重托,当年虽然被施步仁等人赶出社教工作队,无法直接照顾应声,但他始终时刻挂念着他,关心着他。会民已当上县农业局局长,对应声仍然关照如初。就连应声走出低谷,步入大学后,在关键问题上他还起着重要作用。会民一直没有忘记把应声当作“亲侄儿”的承诺。



“父、娘,你们看,谁来了?”应声兴奋的喊。



水波陪着赵雄来到应声家。正光、看了这满桌的酒菜,他们久久没有入座,不禁想起了当年自首前的最后一顿晚餐的情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