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不立危墙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于春和郭亮听傻了,假如真碰上了这样的犯罪分子,就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这样吧,我仍然回乡下,郭亮就发扬点艰苦朴素精神,住到应声家里去。”于春说。



于春执意要回家,应声也勉强不得,只好屈从了。他们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三人同车,先送于春回他老家,然后去韩桥应声家。



应声和郭亮执意要陪于春一同回家拜访二老,于春拗过他俩只能应允。



汽车距于春家还有一段距离,大家只能下车徒步。一条狭窄的乡间土路是于春家的唯一出路,除了自家人,平时很少有外人行走。



小路两端正在来回走动的男人是什么人?怎么一个都不认识?看穿着打扮不像是农村人啊。于春犯起了狐疑,而似乎应声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于春家传来了女子的哭声,这让应声他们十分纳闷。三人快速进了家门,二老正在劝慰女孩。



她是于春的侄女,师范学校毕业步入社会不久。她学校的校长也是于春的老师,他知道于春此次回来是为昆仑山公司的事,他担心于春会做出不利于家乡的事。就批假让她回家专做叔叔的工作,劝于春尽快回上海。校长和她说,什么时候做通她叔叔的工作,就什么时候到学校上班,不要着急。



应声一听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于春舍不得侄女受委屈,他得陪侄女去学校与老校长说清楚。但转念一想,老校长的为人他是知道的,出此下策,也许只是走走过场而已呢?作为老校长的学生,总得让他老人家好交待吧。于是他提笔疾书:



尊敬的老校长钧鉴:阁下意图我已明了。学生虽不才,但做什么不做什么自当有主见,不受任何人左右,侄女更无权干涉。学生知道这并非是阁下本意。尽管如此,学生还是要说,您不能违反《教师法》而行事,我想阁下应该深明大义。学生于春顿首。



应声和郭亮陪着于春送侄女到学校,他毕恭毕敬的向老校长呈上了这封信,并把侄女托付给他。



老校长苦着脸为难的说:“你们用《教师法》压我,我该如何是好。”他停顿了一会儿,微笑着说:“于春,这里是你的母校,在这穷乡僻壤,我们常以出了你这位知名的大律师而自豪的鞭策学生。听你的,我依法,侄女的事你就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你是大律师更要依法,家乡的事有父母官管,你还是少参与为好。”



于春被老校长的这番情真意切的话语所感动,临别时他深深的向老校长鞠了一躬。



他们仨告别了老校长后,应声故意拉着郭亮的胳膊,调侃的说:“郭记者,你就到寒舍将就一下。于大律师,你这个大孝子就自己回于府吧。”



“想把我扔在老家,没门儿!”于春一边笑哈哈的上车一边说,“领教了,领教了。我和父母耳语时,你们没有看到吧,说好了,到应声家里去。”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