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痛下决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突发停电事件,又突然知晓县长对昆仑山公司的态度,使应声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和周全。



明天,张祥那里还联系吗?应声知道,在县政府办张祥追到楼梯口,轻声说“你们明天来找我”的意思,就是让去取县政府出具的法人代表证明。这对于昆仑山公司固然很重要,然而,为此事张祥已经受过了陈书记的责难。现在陈书记连耿县长的面子都不顾而直接卡断了对昆仑山公司的供电。此时的张祥在陈书记的脑海中又能算得上什么菜呢?张祥对昆仑山公司做过重大贡献,千万不能把他推进旋涡。再说,盖着县政府的大红章,会民叔叔也脱不了干系。应声决定,不再使用县政府出县的法人代表证明。



明天,于春就要回来了,也许还有上海记者来采访。当时是被自途的“双抢一停”计划逼迫而与于春商量的见机行事的方案。现在昆仑山公司被弄得窘困不堪,应声痛下决心,真得要好好发挥大律师大记者的作用。这是逼上梁山啊,不叛逆,昆仑山公司怎么能摆脱制裁走出困境?



那么,由谁配合于春他们来唱这出大戏呢?昆仑山公司就像一个旋涡,谁卷进去都有受到县委处理的风险。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柏青和老赵、言骏、纪术必须全身心的抓生产抓技术抓销售,把被造成的损失弥补过来,尽快恢复元气。保住了他们,才有公司的稳定和发展,才能赢得职工和村民的支持。



应声暗地里决定,行政诉讼和舆论支持同时并举,无论前面是泥淖还是荆棘,这个雷子就由自己这个县委暂不安排工作的闲人来顶好了。



“柏青,振作起来,路是人走出来的。这条路断了,我们还可以另辟蹊径。你和老赵、言骏、纪术不要分神,全力保障公司正常运转,为我和于春争取时间。生产不能停,否则履行不了用户合同,职工也得乱起来。你和江厂长商量一下,他们目前生产任务不足,可以临时租用他们的厂房进行生产,实在不行,在他们厂区内外搭建玻璃钢大棚作为生产车间,多花点钱算不了什么,只要能保本就行。”应声深思熟虑的说。



柏青搓搓手,眼中发着光,看着这位既有智慧又能担当的领导不知说什么才好。



不知不觉,天已暗了下来,快天亮了。一芳端来了两碗荷包蛋面。“还真饿了,柏青,不要愁眉苦脸的,吃面条。”应声说着就哗啦哗啦的大口吃起来,忽然他抬起头,嘴巴衔着长长的面条,边咀嚼边说:“你给我辆车,我得马上去海通港码头接于春,时间不等人啊!”



“好的。应声书记,您放心,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到有电的地方去,保证正常生产。天无绝人之路,天亮后我就带着车间主任去落实厂房。”



应声直奔海通港码头迎接于春。同学之间本来不用这样热情,让他自己乘车就行了。这可不是客套,是应声等不及了,他得尽快见到于春,商量行政诉讼事宜。



随着“笃……”的喇叭长鸣声,轮船靠岸了。不一会儿,一片安静的码头传来了嘈杂的人流声。



“应声,你怎么亲自来了?”于春惊讶的问。



“你是昆仑山公司的救星,我能不来吗?唉,又出了状况,等不及了啊!大律师。”应声既焦急又诙谐的说。



“你来了也好,我介绍一下,他叫郭亮,是申海法制报的知名记者。”于春介绍说。



“郭记者好,幸会幸会。”应声伸出手与他握手表示欢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