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电台闹剧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钱家园大地主在解放前剥削佃户,有一本记载佃户欠租欠钱的账册。有群众检举,在他家曾经看到了这本账本,人们称它为“变天账”。正光、兰芝解放前在国民党情报机关,从事收发电报工作,后以佃户的身份隐藏在韩桥,前不久自首入狱。有人传言,他俩在看守所交待说家里藏有电台;更有人检举说在他家看到了电台。作为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厉大守想,对于群众的检举必须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群众的积极性。他在请示公社同意后,决定查找“变天账”和电台。



根据厉大守的安排,施步仁组织了一些自认为信得过的五队社员,胡进炎通知了部分同学,参加查找工作。老老少少三十多号人集中在生产队仓库门口的晒场。厉大守给大家布置了工作任务。



厉大守手提土喇叭进行鼓动,还没说几句话就破嗓了,很逗人,大家都笑了。施步仁接过土喇叭,嗓子一拉:“做什呢?敢笑领导?”在场的人谁也不敢吭气了,只有屋檐下的麻雀叽叽喳喳叫过不停。他把厉大守没说完的话鼓噪了一遍,在土喇叭旁边的人耳膜被震得疼。用土喇叭喊社员出工干活,一天不知要喊多少次,功夫练出来了,他是不会破嗓的!



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从钱家园地主那里找出了解放前“佃户欠租欠钱的明细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变天帐”。这个地主分子,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还整天想着回到解放前,向佃户收租收钱呢,真可笑!



应声当年才是个三年级的孩子,他听人说家里有电台,心中自然充满了担心和恐惧。



“好像是电报!”一个人在应声枕头下找到一张纸条交给施步仁说。



“哈哈哈,耿会民啊耿会民,你到了县城还逃不过我的手心。”施步仁得意的说。



厉大守在堂屋听到“电报”二字周身的细胞都兴奋起来,找到电报纸,不就能找到电台了吗?他接过纸头一看,是耿会民给应声的汇款单,就有些扫兴了。



三间房子里除了汇款单有些价值外,其它什么也没找到,更不用说电台了,很扫兴。人们自然把目光移到屋后。



大家把茅房围得水泄不通。茅房就是一间前高后低没有门面墙的矮房子。三面土墙,后墙很矮,约摸一米五高。房子正中是一个圆柱体的坑,俗称茅缸。它的直径和深度差不多,两米左右。四周和底部都贴着砖,既防坍塌又防渗漏。



坑口几乎被覆盖了。外侧接近门面处,在圆坑上方搁着茅缸座,这个座的旁边竖立着一捆稻草,这是大解擦拭屁股用的。过去用茅草,茅缸因此得名。后来人们发现稻草比茅草更柔软,遂慢慢的传承下来了。当然还有更特别的,就是用芦苇杆去了节破成两半,那叫干屁股实为刮屁股。



在圆坑的内侧圆口上,从不到一半的位置起,直至后墙约两米宽,与两个山头墙之间的长,构成一个矩形。矩形中间的茅缸缺口部分用过墙板准确的说是过坑板搭着,矩形地面和三面墙都贴着砖。矩形的外侧用两至三根木棍或毛竹拦着,俗称圈栏。这就是用来养猪的猪圈。在屋山头和茅缸之间形成左右两条通道供主人行走,一条用于喂猪食,一条用于扒猪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