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马拉维湖区的新变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摩加迪沙短暂停留两日之后,“浪速”号巡洋舰重新启航返回莫桑比克,途经伊博岛,莫桑比克岛海军基地,最后返回首尔城。



时至今日



自年中期开始的莫桑比克全面开发,业已进入第个年头,这里是非洲拓殖开发的主战场,也是红堡重点开发的海外领地,在超过百万平方公里(含马拉维湖区)的广袤丰美土地上,正在掀起一波又一波华人移民热潮。



三年多来,通过各种方式抵达这片非洲热土的华裔移民超过百万之众,在经验丰富的移民开发官员主导下,座新兴城镇迅速崛起于东非大地,仿佛颗耀眼的星辰,点亮了广阔的莫桑比克地区。



非洲大总管吴墨舟先生主管开发向来是格局宏大,手笔不凡,尤其善于以龙头项目带动地区经济,经历实践的验证,证明效果非常出色。



遵照伯爵大人指示;



在座城镇中,位于北方马拉维湖区的座城镇是重点,百万华人移民的都集中在此地,因而这里的城镇规模更大,开发的更加深入。



从七曲镇通往湖区的马拉维铁路一期工程,于年年底按计划顺利竣工,彻底打通了马拉维湖区与莫桑比克中南部地区的交通瓶颈,这里出产的畜牧产品和粮食,可以畅通无阻的运抵七曲镇进行深加工,然后销往莫桑比克各地区。



从外界输入的机器设备,小型船舶,种牛,种马,猪仔可以通过铁路源源不断的抵达,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火车一火车的移民,宛如狂风一般掠过马拉维湖区的原野,散布下星星点点的私人种植园和牧场。



华人移民八成以上从事农牧业,在拿到属于自己的私人土地后,焕发出了惊人的创业激情,莫桑比克地区的农牧业生产规模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呈现笔直上扬的陡峭曲线。



截止年末,农产品中水稻,小麦,大豆相比较年中期产量分别暴涨倍,倍和倍,这其中当然有原本产量基数极低的缘故,但也能看出农耕业发展的巨大能量。



畜牧业发展同样取得喜人成果,牛群数量增长到万头,骡马千余匹,肥猪存栏量增长到近万头,鸡鸭鹅等家禽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为本地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禽肉蛋供应,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



到了年末,该地区的粮食供应完全满足自身需要,可以小批量向邻近的南非出口,实现了农产品从自用到输出的华丽转身。



度过了最初创业的三年,保证了粮食菜蔬供给,莫桑比克已经具有良好的自身发展能力,在红堡断掉财政输血之后,依然能够依靠本地税收和产出支撑其继续发展,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不能不惊叹勤劳的华裔移民,在非洲莫桑比克这片沃土上迸发出巨大的创业热情。



当这些华人移民来到马拉维湖区,看着这片肥沃的土地长满了半人高杂草,天高云低,辽阔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成千上万的大群角马,非洲瞪羚,斑马,长颈鹿,非洲狮和野狗悠闲的生活在蓝天白云之下,这种震撼真的无与伦比。



这么好的土地,如此宜人的气候,不种粮食实在太可惜了!



开发最先从大规模的猎杀开始,非洲狮和野狗,狐狸这些食肉动物是首先遭殃的,伴随着移民垦殖的深入,这些马拉维大草原上的食肉动物遭遇了灭顶之灾,在枪声中变成了皮毛,狮骨,变成华人移民锅里的美味肉食。



随后倒霉的是大军的角马,野牛,这些野生动物被有计划的组织猎杀,在为先期移民提供充沛的肉食的同时,积累下来数以万计的毛皮,角马皮可以制作帐篷,质量更好的野牛皮用途就非常广泛了,制作皮腰带,皮鞋,皮帽,马鞍和皮质索具等等。



无论是建立种植园还是私人牧场,这些野生动物都是必须清除的对象,因为它们会啃食肥嫩的牧草,毁坏庄稼,破坏灌溉设施,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对推进垦殖工作造成严重的破坏。



人与野生动物,只能二选一。



很快无数的村庄建立起来,临近湖区开垦为耕地,远离湖区则发展为牧场,一切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所有的座城镇都设立在湖滨,其中更加辽阔的湖西区设置了座城镇,地理狭长的湖东区设置了座城镇,全都沿着计划中的马拉维环湖铁路建设,以农牧业和渔业为主,适当发展粮食加工业。



随着火车的开通,大量的小型铁壳船进入湖区,沿湖各城镇都开通了水上码头,水上运输成为联通区域间交通的主要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捕鱼业。



马拉维湖区的鱼类品种非常多,而且数量很大,很多购船捕鱼的移民都因此掘得了第一桶金。

的角马,野牛,这些野生动物被有计划的组织猎杀,在为先期移民提供充沛的肉食的同时,积累下来数以万计的毛皮,角马皮可以制作帐篷,质量更好的野牛皮用途就非常广泛了,制作皮腰带,皮鞋,皮帽,马鞍和皮质索具等等。



无论是建立种植园还是私人牧场,这些野生动物都是必须清除的对象,因为它们会啃食肥嫩的牧草,毁坏庄稼,破坏灌溉设施,危害到人类的安全,对推进垦殖工作造成严重的破坏。



人与野生动物,只能二选一。



很快无数的村庄建立起来,临近湖区开垦为耕地,远离湖区则发展为牧场,一切按照规划有条不紊的推进。



所有的座城镇都设立在湖滨,其中更加辽阔的湖西区设置了座城镇,地理狭长的湖东区设置了座城镇,全都沿着计划中的马拉维环湖铁路建设,以农牧业和渔业为主,适当发展粮食加工业。



随着火车的开通,大量的小型铁壳船进入湖区,沿湖各城镇都开通了水上码头,水上运输成为联通区域间交通的主要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蓬勃发展的捕鱼业。



马拉维湖区的鱼类品种非常多,而且数量很大,很多购船捕鱼的移民都因此掘得了第一桶金。



由于马拉维湖区的移民垦殖顺利推进,近万华人移民扎根这片肥沃土地,马拉维铁路二期计划也得到了红堡的批准,前期勘测计划早已完成,铁路建设计划相关筹备工作火速推进中。



马拉维铁路规划全部分为三期;



第一期预计投资约万英镑,用一年多时间建成从七曲镇至马拉维湖区的单线铁路,总长度公里,实现马拉维湖区与希雷河下游开通铁路运输,这对于促进马拉维湖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工程中使用七曲镇钢铁厂生产的合格铁轨,马拉维铁路一期建设方案将于年月份启动,年年底业已建成。



第二期计划,是在第一期铁路工程建成后,沿湖区西岸平原一直向北延伸,最终抵达最北端交界处的威远堡。



计划中建设单线铁路总长度公里,预计总投资万英镑,沿途将建设座站台,将附近新兴农牧乡镇全部连接在一起。



由于是平原推进铁路建设,相对而言建设难度较低,主要是沿线的铁路基础,桥梁涵洞等设施,配套需要建设两座水泥厂,工期预计三年半,在投入更多的黑人苦力情况下,有可能提前完成。



对于未来的三期规划,是建成完整的环马拉维湖铁路网,规划早已经制定出来了,但现在谈起来还太早。



沿马拉维湖区一圈建设的座新兴农牧城镇,由于政策重点倾斜的原因,人口规模普遍比莫桑比克其他地区大上许多,多则**万人,少则三五万人(非城镇人口,而是辖区总人口)。



在莫桑比克其他地区的新兴城镇,总人口达到万就算是大城镇了,很多小城镇只有区区两三千人,拓殖开发任重而道远。



在整个莫桑比克殖民地中



最大的城市当属首尔,总人口已经悄无声息的达到了万多人,以金矿,腰果为特色产业,汇集了商贸,文化教育和行政各项职能,莫桑比克最大的军马场也设在此地,迅速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二大城镇就是新兴工业城镇七曲镇,依托着宁静山区的丰富铁矿煤矿铝矿等资源,并且作为整个莫桑比克地区唯一的工业城镇,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