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华夏移民格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福寿心中情绪波澜泛起,乘兴离开了办公室登上了凌霄阁顶。



从这里俯瞰壮阔的红河谷市,城市鳞次栉比的楼房建筑远远延伸到天际线处,展现出世界级繁华大都市的巍峨身姿。



他贪婪的望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豪情满怀和无言的感动。。



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这座李福寿倾注巨大心血的繁华都市从无到有崛起在布里斯班河畔,记录了一路走来的丰功伟绩,必将为历史所铭记,成为19世纪末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上百万各族裔人民生活在这座大都市里,诚然还有许多不足,但不能够掩盖其熠熠光辉。



据人口汇总统计表明;



整个昆士兰伯爵领范围(约228万平方公里,不含布里斯班)数十座新市镇生活着近490万华夏移民,人口聚集效应非常明显。该地区工业发达,农牧业、贸易、文化、教育医疗发展水平较高,居民普遍收入也较高,是本土精华地区。



整个昆士兰州总人口达5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例达到694,农牧人口比例277,从事捕渔业人口占29,属于完全工业化经济结构。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牧业方兴未艾,整个昆士兰州人均收入水平连连高速增长。



1885年,昆士兰州人均年收入为11英镑3先令6便士,相较于1876年增长963,,几乎翻了一倍。



回望10年来的历程,令人唏嘘不已。



在1876年,收入6英镑是普通白人的平均水平,青壮华工只能拿到一半甚至更低,约在2~3英镑之间。



1876年的昆士兰州对华夏移民采取歧视打压政策,限制入境,限制入籍,限制经商置业,限制与白人妇女通婚,需要缴纳比普通白人多得多的税赋,经常还得忍受无礼盘剥和明抢,经常在金矿场或者荒郊野外死于非命。



是李福寿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他通过努力为华人赢得话语权,推翻了施加在华夏移民身上的限制法案,令入籍华人能够获得与白人同样的待遇,大力推行同工同酬,反对歧视……



10年后的1885年



华夏移民已经成为昆士兰州,南澳州和西澳洲的主流族群,掌握了州政府和议会,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成长为最富有的州。



华工平均年收入增长4至5倍,在获得同工同酬公平待遇的同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极大的提高,已然成为昆士兰社会的主人翁。



昆士兰州人口占据整个澳洲四分之三,以人均年收入11英镑3先令6便士水平,超越原本最富裕的维多利亚州,名列第一。



维多利亚州人均年收入9英镑17先令5便士名列第二。



新南威尔士州人均年收入7英镑9先令名列第三。



南澳州、西澳州和塔斯马尼亚州,人均年收入都没有超过6英镑,分列第四、第五和第六,由于人口基数小,收入低,所以显得没有什么存在感,只能跟随在人口大州和富裕州后面,做个捧哏的小弟。



在澳洲本土之外



以伯爵领地名义统治的香格里拉,婆罗洲,苏拉威西和索马里地区,人均年收入水平远低于澳洲本土。



这其中



反倒是索马里殖民地人均年收入水平高些,主要是西安镇(不含该地区土著黑人部落)靠着走私和港口中转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人均年收入达到4英镑17先令11便士水平,属于较为富裕地区。



西安镇1885年底统计792万人,摩加迪沙056万人,



在索马里地区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含吉不提)的广袤土地上,迄今为止,输入的华夏移民也就是8万多人,进度显得较为缓慢。。



一来是因为该地区过于遥远,万里迢迢组织移民横渡印度洋抵达亚丁湾费用高昂。二来红堡投入资源较少,发展优先度不高。第三个原因则是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并不具备从大陆直接移民非洲的条件,需要进行过渡。



需要提一下的是黑人土著部落人口,当初雷小鹏率领非洲远征特遣队抵达索马里地区时,粗略估计有近30万黑人游牧部族人口,经过这两年祸祸,直线下降到不足20万。



这是因为当地土著黑人部落在西安镇的高薪诱惑下,采取残酷手段攻打附近部落,抓捕黑人奴工,在邻近吉不提地区引起极大的恐慌,中小黑人部落纷纷逃离该地区。



部分黑人部落向西越过埃塞俄比亚王国边界,逃入高原地区。
速发展起来,人均年收入达到4英镑17先令11便士水平,属于较为富裕地区。



西安镇1885年底统计792万人,摩加迪沙056万人,



在索马里地区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含吉不提)的广袤土地上,迄今为止,输入的华夏移民也就是8万多人,进度显得较为缓慢。。



一来是因为该地区过于遥远,万里迢迢组织移民横渡印度洋抵达亚丁湾费用高昂。二来红堡投入资源较少,发展优先度不高。第三个原因则是受限于时代局限性,并不具备从大陆直接移民非洲的条件,需要进行过渡。



需要提一下的是黑人土著部落人口,当初雷小鹏率领非洲远征特遣队抵达索马里地区时,粗略估计有近30万黑人游牧部族人口,经过这两年祸祸,直线下降到不足20万。



这是因为当地土著黑人部落在西安镇的高薪诱惑下,采取残酷手段攻打附近部落,抓捕黑人奴工,在邻近吉不提地区引起极大的恐慌,中小黑人部落纷纷逃离该地区。



部分黑人部落向西越过埃塞俄比亚王国边界,逃入高原地区。



在这个年代



非洲土著王国没有清晰的边界概念,只有大致习惯性的地理划分,埃塞俄比亚王国边疆部落若是愿意接受这些逃难的黑人部族还好些,若是不愿意,难免爆发残酷的部族战争。



受到巨大的恐惧驱使,部分黑人部落向西南方向逃入内陆干旱沙漠戈壁地区。



内陆地区干旱荒芜,到处都是沙漠戈壁和寸草不生的荒山,气候环境极端恶劣,进入荒漠深处再想囫囵个儿回来,那可就真的难了。



香格里拉与婆罗洲二地资源条件类似,气候类似,人均年收入水平相差也不大,九成以上都是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都在2~3英镑左右,这是农业经济的特点,即便在土地肥沃的南太平洋地区,人均年收入的上限普遍较低,提升起来很困难。。



想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若想要依靠农田和种植园致富,那只有拿到大量功勋前的退伍官兵能够做到,但那毕竟是少数,不具备普遍性。



相比较正在如火如荼开发中的香格里拉,婆罗洲的情况更为复杂一些,依然残存少数土著反抗势力,开发行动也较为迟滞,当前主要以社会安定为主,剿抚并重。



据估计



婆罗洲当地依然尚存有3~4万土著反抗者,大多是当地年轻男女组成,零星散布在密林深处,但是随着华人有组织拓殖村庄推进,极大的压缩了其活动空间。



土著反抗者大多使用长矛大刀和土制弓箭,少部分持有老式土枪,面对华人移民村庄配备步枪的有组织民兵围剿,人数正在急剧缩水。



一方面是因为热带丛林中衣食无着,没有干净无污染的水源,人喝了容易腹泻,感染,再加上蚊虫叮咬导致多种热带疾病,生存环境堪忧。



另一方面是因为婆罗洲军事指挥部颁布了新的命令,对丛林中的反抗者一概视为战犯,允许垦殖村民自由处置,不用上报。



这一规定极大的激发了华夏移民热情,纷纷拿起武器主动进山围剿,打死打伤的且不论,活捉的女人可以带回家生娃,男人贬做农奴,这可都是允许的。



用不了多久,反抗者会无声消失在热带丛林中……



在婆罗洲东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和中加里曼丹省占领区内,近几年来的华夏移民总人数已经达到789万余人,以农业人口为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