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科钦港行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ibqg.net);感谢大家的支持!!



<p>“成亲……谈何容易啊!”郑长荣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脸上惆怅之色难以掩饰;</p>

<p>“当年和我们一起来到澳洲淘金的很多兄弟,有的病死了,有的葬身于金矿殴斗,有的死于白人暴行,有的小有积蓄便黯然离开了这里,因为那时候的澳洲对华人很不友好,不但施以重税,而且不能够进教堂,娶妻生子都是不被允许的,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很难得到入籍许可,只有少部分人坚持了下来。</p>

<p>如今日子好了,也能赚到大钱了,可是娶媳妇依然是个大难题。</p>

<p>你看看从布里斯班到红河谷,满大街都是青壮年小伙子,很难能看到女人。</p>

<p>想要找到个适龄女人结婚,简直难上加难,一些后期全家移民澳洲的人,只要家里有个适龄女孩就不愁了,门槛都能被踏破了。</p>

<p>你知道现在的彩礼要多少吗?</p>

<p>说出来吓死你,最低也要120英镑,就这还有好多人趋之若鹜,挤破头了都抢不到。</p>

<p>伯爵领曾经颁布法令,严禁人口买卖。</p>

<p>原本一些签有奴契的难民,全都放归自由身,改为平等的雇佣合同,给所有人做出了好榜样,赢得人民交口称赞。</p>

<p>但问题在于澳洲的女人太少了,尤其是华裔女子更是凤毛麟角。</p>

<p>有些曾经从大陆贩卖年轻女孩子来的人口贩子,一旦被抓住就没收财产,扔进苦役营。</p>

<p>现在查的很严,一个男人带着超过两个以上年轻适龄女孩进入澳洲,就是重点怀疑对象,没出移民营地就被查出来了,十有八九跑不脱。</p>

<p>几轮严厉打击之后,没有人再敢于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一行,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p>

<p>李栓柱属于在男女之事上迟钝的那一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也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妥。</p>

<p>不孝有三,无后为大。</p>

<p>伯爵亲卫营以及军方大佬娶妻生子是不难的,而且都优先照顾,很多人娶了红堡里的姑娘。</p>

<p>有时候大家闲聊,某位大佬又纳了一个小老婆,某位大佬家里有几个漂亮丫鬟,谈得津津乐道。</p>

<p>因此,李栓柱真没感觉到问题有多严重。</p>

<p>在这个年头,120英镑是什么概念?</p>

<p>由于近几年来红河谷是房价迅猛上涨,原本120英镑可以买到装潢精美的独立小洋楼,现在繁华地段只能买一套大公寓,可以买12匹品相很好的夸特马,可以买一辆防弹马车(驭马除外)。</p>

<p>“长荣兄,那个……没这么夸张吧?”李栓柱真的很吃惊。</p>

<p>郑长荣苦笑了一下说道;“僧多粥少啊,有的人眼睛都饿绿了,为了讨老婆多少钱都愿意出。</p>

<p>这几年红河谷经济发展迅猛,很多人赚了大钱,给女方的彩礼钱翻了个的涨,只为了娶到心仪的华裔女子。</p>

<p>你想想啊……</p>

<p>娶个老婆无非就是安稳过日子,琴瑟相合,那些番婆连说话都听不懂,娶回家又有何趣味可言?”</p>

<p>“这倒也是,那你这次前往莫尔兹比港是为何事?”李拴柱回想起鱼头哥和他的白人妻子,似乎就没见到过交流什车(驭马除外)。</p>

<p>“长荣兄,那个……没这么夸张吧?”李栓柱真的很吃惊。</p>

<p>郑长荣苦笑了一下说道;“僧多粥少啊,有的人眼睛都饿绿了,为了讨老婆多少钱都愿意出。</p>

<p>这几年红河谷经济发展迅猛,很多人赚了大钱,给女方的彩礼钱翻了个的涨,只为了娶到心仪的华裔女子。</p>

<p>你想想啊……</p>

<p>娶个老婆无非就是安稳过日子,琴瑟相合,那些番婆连说话都听不懂,娶回家又有何趣味可言?”</p>

<p>“这倒也是,那你这次前往莫尔兹比港是为何事?”李拴柱回想起鱼头哥和他的白人妻子,似乎就没见到过交流什么,偶尔说话还用手比比划划的,感觉特别扭。</p>

<p>郑长荣难得的老脸一红,依然坦诚说了出来;“听说莫尔兹比港移民家庭多,所以我就把布里斯班的商铺和生意全都卖了,准备到莫尔兹比从头开始,最主要的还是先下手为强娶个老婆,传宗接代呀!”</p>

<p>原来如此</p>

<p>李栓柱恍然大悟,用手指头无言的点了点郑长荣,那个意思很明显;看你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滑头点子蛮不少的嘛!。</p>

<p></p>

<p>“栓柱兄弟,你就别笑我啦,你哪里能够理解一个30多岁天涯沦落客的形单影只之苦。”</p>

<p>“饱暖思**,饥寒起盗心。”李栓柱斩钉截铁的下了定论。</p>

<p>郑长荣直接翻了翻白眼,无语中,话题彻底聊死了。</p>

<p>云雾山轮顺着布里斯班河进入蔚蓝色海湾,调转方向顺着海岸向北方驶去,庞大身影消失在海平面上。</p>

<p>遥远的万里之外</p>

<p>印度半岛科钦港</p>

<p>这里与澳洲红河谷有5.5个小时的时差,来自红河谷的密语电报凌晨时分便抵达了,可因为当地电报房九点钟才开门,舰队一直到十时左右才接到电报,可见当地行政效率之差。</p>

<p>宛若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立马掀起阵阵波澜。</p>

<p>刚刚从外海演练返回的舰队迅速行动起来,进行燃煤,蔬菜副食品和淡水补给,笼罩在一股异样的忙碌氛围中。</p>

<p>远洋快速帆船“泰山”轮</p>

<p>“青松先生,舰队拟定的行动计划已获得批准,将于今日晚些时候补给完成,请予以大力襄助。”指挥官何方神色肃然。</p>

<p>“请放心,早已准备就绪,傍晚就会采取行动。”</p>

<p>“那就拜托了。”</p>

<p>“此去万里海路漫漫,诸君执坚披锐征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