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新型火炮的困扰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足400万的澳洲还想发展军工业,你咋不上天呢?</p>

<p>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澳洲仅仅是一个人口稀少的中小规模国家(以人口定义),根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重化工业以及高精度光学等先进工业门类的条件。</p>

<p>从院校科研基础,市场规模,人口基数到国际环境都决定了,澳洲先天不足,不可能发展全工业门类。</p>

<p>没有军事工业买就是了,从枪支大炮到军舰,在国际市场上军火供应商多的是,澳洲这样的小地方完全可以买来一个军事现代化,比自己研发生产省时省力多了。</p>

<p>事实上这件事,红河谷一直秘密的都在做。</p>

<p>每年分期分批的采购一定数量的军火,以枪支弹药为主,加上部分重机枪和陆军中口径快炮,秘密储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p>

<p>再加上澳洲几乎人手一支枪,枪支弹药是不缺的,中口径快炮今年为了应付四骑卫扩编,进口了60门法国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每门炮使用两匹马牵引,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后膛装填火炮。</p>

<p>普法战争中</p>

<p>法国军队被德国新式克虏伯大炮揍的找不到北,法国人知耻后勇,迅速抛弃了老式前膛炮,全力发展威力更加强悍的新型火炮。</p>

<p>1875年,法国工程师拉伊托勒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螺式炮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其用在了法制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上。</p>

<p>这种螺式炮闩可靠性和气密性非常好,优良的设计使它一跃超过了德国火炮,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快炮,领先于英国阿姆斯特朗火炮。</p>

<p>相比较价廉物美的德制克虏伯快炮,法式Mle 1875 95mm野战加农炮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一门95毫米炮几乎是德国快炮的三倍价格。</p>

<p>财大气粗的昆士兰伯爵大人不在乎钱,因此一次性订购了60门,除了24门装备给四骑卫以外,多余的火炮全部进入储备库。</p>

<p>澳洲作为英国殖民地,红河谷为啥不购买英国生产的火炮呢?</p>

<p>理由很简单,因为现今的英国火炮非常落后。</p>

<p>从1865年开始,英国人也不知道脑袋咋想的,竟然开启了历史倒车,抛弃了后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强令该公司生产具有悠久历史的前膛装填火炮,本土陆军和皇家海军全部装备的是这种前膛炮。</p>

<p>原因竟然是伦敦高高在上的老爷们,觉得后装填式大炮对炮兵要求高,训练时间较长,制造费用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列装。</p>

<p>从1865年到1880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全都在生产后膛装填式火炮,配套的炮弹设计成与膛线吻合的形状以方便装填。</p>

<p>这种火炮的装填方式实在是让炮兵们痛不欲生,尤其是高磅数的海军炮,每打完一发火炮都要重新调回最低的俯角,费尽九牛二虎的力气,将沉重的炮弹从前膛炮口推进去。</p>

<p>由于膛线的原因,推弹速度不能过快,否则会卡住,这让火炮的射速简直感人。</p>

<p>1879年2月一次偶然的重大事故,让伦敦的那些老爷们彻底挂不住脸,成为英军火炮改革的一个契机。</p>

<p>雷霆号战列舰上的一门12.5英寸RML阿姆斯特朗炮,由于炮组人员的失误,在火炮已经装有1枚炮弹的情况下,又进行了一次装填。</p>

<p>结果在发射瞬间,两枚弹丸在炮膛中爆炸,造成9名水兵当场死亡,受伤者高达35人。</p>

<p>这种装填费劲,而且难以检查是否重复装填的火炮,令军方的怒火彻底爆发了。</p>

<p>即便认识到此前决策的错误,但是由于英国本土陆军和皇家海军大规模装备前膛装填的阿姆斯特朗火炮,更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