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反响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

<p>随着红山炼焦煤厂金山银海一般的狂捞,爱德华议长的这笔投资大赚特赚,引得昆士兰州上层社会人士眼红不已,说话都带着酸溜溜的嫉妒味道。</p>

<p>没办法,财帛动人心啊!</p>

<p>谁都想搭上红河谷这条乘风破浪的大船,享受着财源滚滚的踏实感觉,更何况前方消息传来,李福寿手下的民团击毙了匪首皮尔肯,大获全胜。</p>

<p>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p>

<p>一众布里斯班上流社会的人士心里门儿清,李福寿将会成为整个昆士兰州最顶级的英国贵族,闪亮出炉的子爵大人。</p>

<p>按照英国王室传统</p>

<p>维多利亚女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提议,将某种贵族爵位授予某人,但受封的人数是有限的,每年大约在20名以内。</p>

<p>这包括公侯伯子男5级世袭贵族爵,拥有采邑,获得欧洲贵族圈广泛承认。</p>

<p>今后必须称呼李福寿为勋爵阁下,而不能称呼为Sir,这是犯忌讳的。</p>

<p>Sir是先生的意思,可以用来称呼从男爵和骑士贵族,也可以用来称呼接受勋衔的杰出人士,是一个敬语后缀,可以代指爵士先生。</p>

<p>若李福寿获封尊贵的子爵爵位,用Sir这个后缀称呼就不恰当了,有贬低侮辱的意思。</p>

<p>前缀表示尊敬,后缀表示荣誉。</p>

<p>按照英国贵族礼仪,必须称呼尊敬的某某勋爵大人,封号加后缀勋爵(Lord)。</p>

<p>没错,头衔这东西确实繁琐又复杂,但是在欧美上流社会贵族圈,必须要高度重视。</p>

<p>欧洲大陆贵族对称呼吹毛求疵,英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尤甚,那是半点都不能乱的。</p>

<p>按照唐宁街的承诺;</p>

<p>击毙匪首“野狼”皮尔肯,彻底清剿祸乱一方匪帮的消息得到证实,那么一个子爵贵族爵位是跑不了的。</p>

<p>哪怕是历史上第一个华裔子爵,这份荣誉也是板上钉钉,绝无反悔之理。</p>

<p>大英帝国可是很要面子的,为了区区一个子爵爵位出尔反尔,这种糗事还做不出来。</p>

<p>说起来李福寿也是讨了个巧,出于这个时代信息沟通不畅,唐宁街对数万英里之遥的澳大利亚情况根本不了解,原本就是为白人设置的贵族爵位,压根儿也没想到被别人摘了桃子。</p>

<p>贵族仅限于称呼上的不同吗?</p>

<p>案是否定的。</p>

<p>大英帝国的贵族可是很值钱的,在本土拥有进入贵族院的资格,对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力,要不然怎么称之为上流社会呢?</p>

<p>而在海外殖民地,贵族因为数量少显得弥足珍贵,具有担任重要职司的优先权。</p>

<p>比如昆士兰州州长,若李福寿有意如此的话,年龄不是问题,资历不是问题,经验不是问题,上流社会支持也不是问题,想要得到比平常人轻松千百倍,这就是贵族的特权。</p>

<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