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西藏边关赤子(一)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因高原缺氧嘴唇都紫成茄子的政委/用发展种植、养殖业,来提高部队生活自补能力/被人们当成合格民工的军人/带领波林边防连的分队去海拔5300米的点位巡逻

  巍峨的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托起的世界第三极,阿里地区,拥有1116公里的边境线,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接壤,被称之为我们祖国的西大门。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的广大指战员、边防哨所战士,日夜守卫着我国的这扇西大门,作出了无数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

  天空晴朗,只有几朵白云漂浮在浩瀚的蓝天之上,遥远的天际雪峰皑皑,光秃秃的山延绵起伏,伸向永远。清澈见底的狮泉河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流淌着……

  沸腾的狮泉河镇的人们,熙熙攘攘,车流、人流涌动着,一派兴盛的景象。

  一踏进阿里军分区大楼的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宣传栏中杨明春副政委的“雪域高原赤子情”先进事迹掠影图片。

  杨明春体魄魁梧,穿着一身军装显得神采奕奕,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微厚的嘴唇,紫中带乌,眼里布满血丝,黑黝黝的脸,明显是被高原紫外线灼伤所致。

  1976年3月,他怀着报效祖国的一腔热血,从甘肃环县应征入伍,来到了素有“生命禁区”的阿里高原上生活。

  1995年夏天,自杨明春到扎达县任武装部政委伊始,当了解完部里的工作情况后,又深入到自然条件艰苦,环境最恶劣的波林联防进行调研,眼看着那里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后勤供给困难。上半个冬季靠山下送来的白菜、萝卜、土豆等耐腐烂的家常菜生活,下半个冬季只得靠干菜、粉条、海带、黄豆、罐头度日了。战士们很苦,由于长期吃不到绿色素,头发都脱落了,指甲陷下去了。

  杨明春望着“抬头学茫茫,低头土黄黄”的环境条件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也深深为边防官兵艰苦奋斗,卫国戌边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感改善官兵们工作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暗想,一定要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才行。波林号称阿里中的高原,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哪能长出什么绿色蔬菜,就不必浪费大家的体力了。海拔之高,连我们用的氧气都不够呢,蔬菜咋生长吗!突然杨明春暗自高兴叫道,对!可以考虑温室种植呀?办法是人想的,但摆在面前的困难重重!一无玻璃,二无资金,三无好土壤,这里是沙子土呀!

  第二天,杨明春心中以“我就不信这个邪”支撑着。亲自带领官兵在营区周围的石头地上干开了,用钢钎、十字镐、战备锹等工具,把地挖深一米多,运走石头,战士们看着政委的手都摸出了血泡,便劝说道:

  “杨政委,你就休息休息吧,你看你的嘴唇都紫成茄子了。”

  “不用管我,我是农民的儿子出生,还迟不了这个苦吗?”

  同志们都感动了,积极性提高了,从15公里外的地方背起泥土,又从牧民的羊圈里运来羊粪,。一层粪一层土的填上,浇上水浸泡一周,以提高地温,搭起架子,盖上塑料薄膜。从60公里远的县城挖来红柳、草皮栽在温室大棚内,从1500多公里远的叶城买来易于高原生长的菠菜种子,经过半个月的精心培养,奇迹出现了。十颗菠菜种子从海拔5000米的波林边防连温室里长出来了,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

  到了5月份,当杨明春回到部里,看到部里陈旧的办公设施,没有几件像样的,想添置几件,但部里经费有限,便找来部里人员,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说道:“我对部里的现状,已思考很久了,下一步我们以发展种植、养殖业,来提高生活自补能力,大家看怎么样?”

  “杨政委,我们可以种植、养殖呀?我们这是部队,怎能变成农民呢?”

  “是呀!杨政委这样做,是部里从来没有过的事呀!上方怪罪下来咋办?”

  杨明春坚信,在政策开放的今天,增加部里的造血功能,这没错,于是说道:“大家的担心没错,但我们加大自给自足的力度也不会有错。有啥事我担着。”

  说干就干,此时,扎达积雪刚刚融化,还带着几分寒气呢!但在杨明春的带领下,发扬“南泥湾”精神,提出了“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口号,亲自拉起架子车,拉土、运水、和泥、打土块、垒围墙,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和同志们加班加点。累了休息一会儿接着干,没多久,围墙修好了,接下来就是运粪、耕种。还为了节省每车羊粪100元的开支,自己带上铁铲领着大家到又脏又臭的厕所里掏粪,并第一个挽起裤子,跳下粪坑干了起来。大家都惊讶地说:“政委你……你……”战士们见到政委这么老的兵都下去了,不好意思站着,也纷纷挽起裤子,跳了下去,干起活来。

杨明春回到部里,看到部里陈旧的办公设施,没有几件像样的,想添置几件,但部里经费有限,便找来部里人员,想办法改变现状,他说道:“我对部里的现状,已思考很久了,下一步我们以发展种植、养殖业,来提高生活自补能力,大家看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