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跟着李当家打鞑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战后的振川城并没来得及悲伤就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了。因为清军的进攻,城外的田地被破坏了不少。尤其是大棚的玻璃更是被砸的没剩几块好的。有的清军还把玻璃拆了带走,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种碎玻璃能干什么。

  好在因为城里火炮的掩护,清军并没有大规模的破坏,但粮食减产是一定的事。还是不够强大,被人堵在门口打能留点都不错了。这损失可把王四给心疼坏了,作为城里负责粮食生产的委员他比谁都心疼庄稼,等清军一退就立马组织人手抢救庄稼,不知道能不能挽回点损失。

  除了农田的问题,其他产业倒是受波及不大没过几天就恢复产能了。附近的羊毛贩子们倒是反应快,等清军一退就过来进货,丝毫没受到大战的影响一样。据说还因为断货的问题,商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涨价。目前来说振川城的两大拳头产品都是独门生意市场上还没有替代品产生。羊毛呢子也有人仿制,可是做出来的毛布和振川城的没法比,质地又粗,又不柔软味道还大,价格也不便宜。至于搪瓷产品更是如此,别的地方还没有掌握铁板压铸工艺,只能靠铁匠一个个打出来,而釉面和烧制工艺也不成熟,生产出来的东西又厚又难看还成本高昂,这样一比较下来振川城的产品简直是精品,同时还有价格优势。

  目前从这里进货的除了以前的羊毛贩子以外,连山西的商人都度过黄河来进货。不知道这些商人中有没有满清八大皇商的影子,如果有的话那就说明李振新也算是挖了一块满清的小墙角。

  对商人来说忠诚是最不该有的品质,他们当年能为了利益出卖大明,现在也会为了利益和李振新勾搭。羊毛布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毕竟大多数中国市场还是以丝绵为主,唯一影响的是口外的贸易,可如今上游的晋商很看不上口外贸易,都把目光盯在了更大规模的国内贸易上特别是丝,茶,粮食和食盐这种大宗贸易才是最赚钱的。不过搪瓷他们倒是很看的上眼,这玩意南北皆宜,是传统陶瓷产品的天然替代品,有些方面还比陶瓷产品更优秀,比如洗脸盆就比陶瓷的实用太多了。

  来振川的晋商代理人们对搪瓷可是喜欢的紧,一方面搪瓷可以赊欠一部分货,这不就是以前和满清做生意的时候才有的待遇啊。现在满清可不会给他们这么好的政策了,不想办法从他们身上榨油水都烧高香了。另一方面搪瓷可以平衡南北贸易的运输逆差,以往都是南货北销往来的商人只能赚一份钱,现在有了搪瓷就不一样了,北货也可以南销,还能打击以瓷器茶贸易为主的徽商。

  这种贸易现象在战争开始之前,李振新就有注意到。他对晋商什么的并不反感,商人这玩意儿拿道德去要求就有些过分了,他们天然的站在更有利于贸易的那一方,当年老朱家的政策确实是对谁都像对敌人一样,很看的上眼,这玩意南北皆宜,是传统陶瓷产品的天然替代品,有些方面还比陶瓷产品更优秀,比如洗脸盆就比陶瓷的实用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