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教父摄政公的第一把火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努力是为了活着,不停的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可是当人们发现不停的努力也不如旁人不努力的躺平,初心又怎么坚守?



不能给人希望的政府,口号喊得再响亮,政治理念再高大上,终究抵不过面包啤酒,毕竟,在现实世界生存的人怎么可能不现实?



奥拉夫回想前世大国崛起之路,和四个自信的树立,觉得跟经济增长有着必然的联系,有的吃,吃得好,不好也好,何况真好?没得吃,过的差,好也不好,何况不好?



作为一个瑞典人眼中的外地乡巴佬,又是得罪了瑞典贵族,奥拉夫不仅是为了掌权,也是为了自保,只能加紧脑汁想着怎么让自己真的掌控瑞典,以至于在面对未来可能存在的政变者也可以保全。



思来想去奥拉夫就只能打耕地的主意,反正胡迪克下手非常狠辣,把乌克森谢纳一党清楚的干净,还采取了扩大化的政治清洗,不仅为文兰和格陵兰增加了三万多苦力劳工,更为瑞典空出了五十多万英亩的土地,奥拉夫拿出十万分给了功臣和倒向自己的瑞典忠臣,拿出十万送给了克里斯蒂娜增加她的王室庄园,剩下的三十万本来是准备由枢密院直管,但是现在奥拉夫觉得还是分给瑞典广大的自耕农最好。



于是正在奥拉夫的授意下,很快枢密院同财政部、农业部等就拿出了授田方案,把原有的正规军解散部分让他们回家种地,并分配土地,只有重新招收没有土地的自由农充入正规军中,愿意当兵的会赏赐分配土地,如此足够培养两万多新的对奥拉夫忠心的正规军,而得到了土地的一万多回归乡里的士兵也很难被人鼓动反对奥拉夫。



30万英亩的土地,在奥拉夫撒下去后瞬间让他在平民阶层的名声由亏转赢,成为了仁慈的教父大老爷,瑞典虽然是贵族掌权,但是农民的人口占据70%,奥拉夫能拉拢住农民,也就拉拢住了农民子弟兵,算是扳回了一局。



等到土地分配和正规军招募的诸多事宜处理完已经是5月中旬,虽然大多土地都分配出去,但是因为春耕是枢密院安排佃户耕种,所以还要秋收后才能正式交割。



爱丽奥诺拉太后在4月初就被接回了三王冠宫堡居住,因为遭遇了乌克森谢纳的打击,也知道了奥拉夫的手腕,爱丽奥诺拉这次回来表现的十分安分,不仅与奥拉夫说话和颜悦色,客客气气,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更是没有表露对政治的兴趣,只是生活上越发奢靡。



奥拉夫知道爱丽奥诺拉太后只是个普通女人,并不是每一个太后都能成为吕雉、慈禧,更多的还是有些小聪明但政治不成熟的正常女人。



爱丽奥诺拉太后就属于这样的女人,她显然不是做政治女强人的材料,这次回归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她彻底对权利失去了兴趣,所以只要奥拉夫能保证她的生活,给予足够的钱财,太后就不会搞事情,当然也是知道搞不了而不敢搞。



唯一有可能上眼药找麻烦的太后老实安分了,奥拉夫在瑞典也真的达到了名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上的一言九鼎。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