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独角兽都颓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瑞幸咖啡可惜,说白了他们没有看到一家公司为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为了所谓的模式创新而违背行业本质的错误导向,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这也是最近为什么很多独角兽都放低姿态,减少曝光,把更多精力用于发展业务,希望能抓住消费习惯改变带来的机会。

  夯实商品力和供应链,形成真正的用户壁垒,从这个角度来说……

  瑞幸死的不冤!

  想到这里,沈锋严肃道:“本质的错误有两点:第一过于强调速度而忽视了零售业非常重视的单店模型,导致整个商业模式最终无法自圆其说,最终不得不造假。”

  “所以造假不仅是诚信品格问题,也是模式使然。打个通俗的比方,别的零售商是在种树,而瑞幸是在摆盆景。”

  “第二通过大量补贴吸引用户消费,本质并没有真正掌握用户。也就是说高补贴是典型的流量玩法,带来的是交易行为本身,而不是用户的认可和忠诚。”

  “说透了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创业,而不是去满足人的根本需求!”

  李南君深吸口气,玩投资这么多年,看过无数项目,其实想做大生意很简单。

  首先要交付一个好产品,然后消费者支付一定的毛利,那么你就能够实现相应的盈利。

  再通过管理输出、能力成长,慢慢沉淀,实现能力成长,逐渐连锁化,把服务网点能够在更大市场慢慢铺开。

  这十年因为在技互联网的出现,后浪仿佛可以通过突破性的技术进步来弯道超车?

  但是在消费领域,各个细分领域的成长一般都有其自身规律,需要足够时间和规模的沉淀,后来者想谈颠覆并不容易。

  新零售发展至今,阿里的盒马真能够颠覆永辉或者沃尔玛这样的老牌零售商?

  换句话说,新消费赛道的竞争更需要卡位。一家公司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并且保持不低于行业的增速,后来者只能被堵在赛道跟随着跑,等待前浪犯错。

  “赢家未必能全盘通吃!”

  沈锋认真道:“互联网产品靠补贴获取流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旦用户数量形成压倒性优势,最终会形成赢家通吃的垄断态势,从而将其他市场竞争者挤出。”

  “但对不起,这一套逻辑不适合大消费零售赛道。”

  “你看人家海底捞天天排队,并不妨碍有人钟情巴奴火锅对不对?”

  “便利蜂三年在京城开出500家店非常了不起,但7-11、全家、罗森和好邻居是不是活的好好的?”

  “这才是消费零售行业和游戏社交最大差别:不仅要达成交易,还要真正渗透到消费者者的生活中,真实的100%满足它的需求,形成对心智而不是市场规模的垄断。”

  “一个屌丝和女神在网聊两句,虚荣心就有可能满足了。但是便利店的早餐必须吃到肚子里而且感觉很美味,消费需求才被满足。”

  “柴米油盐酱醋茶……”

  “每个拆开来都是大生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