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留给巨头的时间也不多了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美团老王也弯道要超车,喊出无论多少个城市,全部加大投入。”

  李南君笑道:“虽然共享单车的教训让从业者明白烧钱换规模的方式不可持续,但这招对于巨头快速开拓市场时依然奏效。”暖才文学网

  废话,千亿美金市值还在乎这个?

  巨头之战没有妥协,只有生死!

  打发走李南君,沈锋饶有兴趣研究行业报告,预测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运维侧哈啰毕竟是老玩家,去年开始按件数向运维师傅支付薪酬。而滴滴美团都是底薪加提成。

  计件制成本高,好处是能够充分调动师傅的积极性,提高车辆运营效率。但也会增加工作量、加快运维师傅的流失。

  用户侧肯定还是烧钱各种补贴,美团更狠,直接喊出:百天争行业第一的口号!

  车型居然大部分是有踏板和大坐垫的?

  笃定未来不会遇见天雷降维打击?

  也能理解老王的焦虑,对巨头来说,电单车还有生态完善和战略的意义。

  滴滴布局电单车是对两轮出行平台渗透到四轮的一种防御,现在网约车与短途两轮用户大量交叉,重合度高达九成。

  网约车的需求之所以减少,是因为一部分被两轮车分流了。

  这是一场不能言败之战。

  哈啰从两轮拓展到四轮是非常自然的逻辑,现在它的整体用户数和滴滴几乎在同一量级,也在通过聚合平台提供打车服务。

  如果两轮失守,对滴滴网约车业务影响巨大!

  美团要的是流量,从而打造它的超级应用。单车小程序停止运营,只能用美团应用扫码骑行。

  个月更是直接强化平台建设,将原LBS平台下属两轮事业部调整至美团平台,妥妥的战略大调整。

  最后竞争关键还是在于各地政府允许的投入量。

  从三年前的不鼓励,到去年的放开口子,电单车正式合法化。一二线态度很暧昧,但三线以下可是嗷嗷待哺。

  特别是小城市只能容纳一到两家共享电单车品牌。如果超额,一是政府不允许,二是难以盈利。

  说白了就是一场看谁更快的闪电战!

  不用说还是老套路:所谓联营就是在平台不能准入的城市,找有政府资源或资金的企业合作,平台和合作方2:8分成。

  加盟是合作方有政府资源但是不想投钱,平台和合作方3:7分成。

  只要保护费到位,什么都可以谈。

  想到这里自己更看好哈啰和滴滴,毕竟是出行老本行,跟交通部门熟门熟路。

  共享电单车几乎与共享单车同时出现,但二者境遇大不同。共享单车一路受资本关注,很快进入无止尽的烧钱,如同烟花灿烂,瞬间归于平静。

  共享电单车没有资本的加速,行业一直是盈利为先、慢慢渗透,反而有更好的未来。

  所以留给巨头的时间也不多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