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潘将军的愤怒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场浩劫即将来临。

  时值六月,北方部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天沐王朝节节败退,丽水县在帝国版图的中部,却也是危在旦夕。

  天沐王朝老皇帝杨岭昏聩,手下无人,只是一味命令官军坚守闭门不出。

  他们认为北方游牧民族不过就是来强抢些东西,也就走了。

  谁知莫敢第单于所图甚大,攻城拔寨,居然攻占了边境几座大的城池,天沐王朝人心惶惶。

  国家危难,土匪流寇趁火打劫,四处作乱,贫民流离失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天地之间就变了样子。狼烟四起,尸横遍野,乌鸦在天空盘旋,无人认领的孩子坐在废墟间无助地哭泣,有些人看上去趴在地上睡着了,其实是已经断了气,地上留下打砸抢烧后的痕迹,满目创痍。

  潘家军本就只有三千人,在丽水县城背部筑起防线,安营扎寨。

  潘云飞派人加固县城城墙,由于平日里就每年加固城墙,所以相较于其他地方,丽水县城倒是固若金汤。

  丽水县令孙连城每年要做的是就是清理河道和加固城防,这些工程虽然不能讨好上级,却是事关全县的良心工程,前几年洪水泛滥,唯独丽水县能够完好无损,都是这位倔书生的功劳,果然,能够认真读书,勤勉写作的人,良心是好的。

  “为官一任,如果不能造福一方,还不如去养猪!”孙连城每次都这样说。

  又过一月,北方军队已到丽水县城城下,潘云飞接受命令坚守不出。

  随从将官叫苦连连,然而,绝对服从命令是军人天职,没有别的办法。

  打不还手,岂能长久?

  胡人嘲笑天沐士兵不善骑射,有一日一群十几个胡人士兵拉着被捉的百姓在丽水县城外叫嚣,刚好在城外两百步之外,口中全是嘲讽,潘云飞拉满了弓,随后又缓缓放下,道:“太远,射不中。”

  就在这时,王大勇拿起另一把略中的一千两百石强弓,轻轻拉满有多拉了两分,箭头向上方倾斜了两分,轻轻松手,只见拿弓箭如同流星伴着风声,穿透为首军官模样那人的脖子,那人直挺挺倒在地上,其余众人皆骇然。

  “不好,这里有能射两百步的神射手!快跑。”其中一人道。

  嗖,嗖,嗖。

  说时迟,那时快,王大勇连射十箭,那剑矢就像是会听话,又像是自己长了眼睛,那剩余十人,每人各中一箭,全部被射杀。

  丽水县守城官兵士气大振,胡人虽不敢进犯,但采取围攻之势。

  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而城破之后呢?

  正在危难之际,皇帝陛下下令和亲,将和叶公主赐给已经年过五十的老单于,并且随行的还有金银珠宝无数。

  用女人和珠宝来换取和平,是苟且,是耻辱,统治阶级是多么的无耻和自私,只是女人和珠宝从来换不回和平,换来的只有灭亡。

  他们才不会心疼金银珠宝,反正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只要这江山在,依旧可以征收税赋,吃香喝辣。

  这就是为什么封建王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原因。

  对内强硬,和对外怯懦。

  有的时候嘲笑没有出息的男子是窝里横,统治阶级何尝不是?

  只是那封建王朝的荣辱兴衰,是一家之荣辱兴衰,而并非是国家之荣辱兴衰,如果社会制度公平合理,人能尽其才,官员廉洁,司法公正,平民对生活抱有希望,既得利益者们被监督也不能过度放肆,那国家岂有衰败之理?

  何况天沐王朝地大物博,人才辈出。

  只是这所谓气数二字,常人所不能理解而已。

  丽水县城以东三百里就是京城,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开到丽水城下稍作休整。

  这个时候,即使贵为皇帝,也是束手无策。

  这些年老皇帝被贵族和王侯们束手束脚,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衰败。何况是平常百姓,恐怕近来被气死的爱国志士也不在少数。

  生气,有的时候是不能理解,理解了就不生气了。

  愤怒不一定是因为恐惧,却极有可能是某种程度上的愚蠢。

  主帅潘云飞被气到吐血,国家如此衰落,统治阶级何尝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