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刑部案发朝堂动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霍靖看着杨成霏匆匆离去的背影,暗暗想,这杨尚书,只怕是去搬救兵护他自己了吧。

  政治的事情,他懂得不多。如何应对弘农杨氏接下来的行动,可能还需要谢安石、谢瑶和谢珺等人来想办法。

  ————————————

  霍靖回宫的当天,皇帝便从沈冲和顾青云那里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翌日,杨成霏的请罪奏折便摆在了皇帝的紫宸殿书房之内。

  刑部空饷之事,在上阳郡疫情过后平静了一段时间的大凌朝堂之上,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风波。

  “查,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协同,务必查得水落石出。”皇帝在宣政殿的大朝会上严肃道。

  无论这查的结果如何,杨成霏的失职之责,是抹不掉的。

  皇帝以此为由,借题发挥,将杨成霏平调为礼部尚书,而后,在帝国官员高层开启了一轮人事调动:先前的礼部尚书崔修,升任尚书右仆射;原尚书右仆射谢瑶,升任门下左侍中;原门下左侍中赵挺,升任中书令;原中书令王洮,因年事已高,允乞骸骨,加太子太师衔,以虚职荣养;之前的刑部侍郎王恕,则如愿以偿成为了新任刑部尚书。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这是一门心思要将弘农杨氏在刑部的经营清除干净,同时将朝堂之上的世家势力进行洗牌。

  这次调动影响的范围虽然不大,但是影响却是相当深远。

  帝国高层官员的轮动,对于皇帝及各世家而言,有人失意,也有人得意。

  数代无人进入帝国实际高层的博陵崔氏,终于开始进入决策最高层。新任尚书右仆射崔修,便是谢涵未来夫君崔铮的父亲,如今的武康郡公府世子。

  自谢安石由中书令之位,得太师加封而告老,陈郡谢氏也再次重有任职三省首官之人。谢瑶虽非中书令,却也执掌门下省,行封驳审议之权,可以说是正式接过了陈郡谢氏朝堂中流砥柱的重担。

  原中书令王洮,是如今琅琊王氏族长,始兴郡公,中书侍郎王道的叔父。他已入杖朝之年,按大凌惯例,官员年过七十本该致仕,他本人也早已多次递交乞骸骨之奏折,只是被皇帝留中不发。若是王洮荣养,那么琅琊王氏便只有王道一人在高层之内苦苦支撑,对琅琊王氏发展不利。此时,王恕升任刑部尚书,再让王洮赋闲,便也不会让王道独木难支。这是皇帝对母族的一点心意。

  对范阳卢氏,皇帝暂时并未变动,毕竟范阳卢氏尚有尚书左仆射卢铠,门下右侍郎卢钢,权势刚好在皇帝的容忍范围之内。

  至于弘农杨氏,皇帝将杨成霏调离刑部,弘农杨氏不可能不气恼,不过,只要不查实杨成霏的罪名,却也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毕竟,弘农杨氏族长,杨太后的长兄,中书侍郎杨成霆,才是传承弘农杨氏嫡支汝南县公爵位之人。(>人<;)对不起……最近我有个考试,需要复习,所以昨天断更了,可能这几天都不会更新太稳定,求还关注我文文的大佬们谅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